凝聚立法智慧 回应时代关切
2025年09月10日
字数:803
修订后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权益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6月27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实施以来首次大修的法律,历经三次审议、吸纳12万条社会意见,终以高票获得通过。
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亮点纷呈,从规制未成年人违法行为到优化执法程序细节,从创新新兴领域治理到执法都更具人文关怀,体现了社会治理从“惩处为主”向“惩教结合”的转变。新法以“严尺度”与“暖温度”的立法智慧,精准回应时代发展需求,切实承载民众殷切期待,为社会治安治理注入全新活力。
参与审议的委员们一致认为,修订后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权益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完善涉未成年人规定构筑教育惩戒新体系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尤其是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案件频发。许多未成年人犯罪是从很小的违法行为开始,如果“惩”“救”不及时,容易走向严重刑事犯罪。新法通过“精准惩戒+刚性矫治+严打侵害”的组合拳,针对这一现象精准施策。
在处罚层面,新法适当调整不执行拘留的规定。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14周岁至16周岁以及16周岁至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未成年人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但在实践中,部分未成年人借此故意多次违法或实施情节严重的行为。新法明确,对于14周岁至16周岁以及16周岁至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但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或者14周岁至16周岁一年内二次以上违反治安管理的,将依法执行拘留。这一调整,极大压缩了过往对一些违法未成年人“不予拘留”“一放了之”的范围。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凝对此表示赞同,“规定既延续了保护未成年人和人道主义的立法初衷,同时又留有余地,避免以年龄‘一刀切’,一概不执
6月27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实施以来首次大修的法律,历经三次审议、吸纳12万条社会意见,终以高票获得通过。
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亮点纷呈,从规制未成年人违法行为到优化执法程序细节,从创新新兴领域治理到执法都更具人文关怀,体现了社会治理从“惩处为主”向“惩教结合”的转变。新法以“严尺度”与“暖温度”的立法智慧,精准回应时代发展需求,切实承载民众殷切期待,为社会治安治理注入全新活力。
参与审议的委员们一致认为,修订后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权益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完善涉未成年人规定构筑教育惩戒新体系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尤其是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案件频发。许多未成年人犯罪是从很小的违法行为开始,如果“惩”“救”不及时,容易走向严重刑事犯罪。新法通过“精准惩戒+刚性矫治+严打侵害”的组合拳,针对这一现象精准施策。
在处罚层面,新法适当调整不执行拘留的规定。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14周岁至16周岁以及16周岁至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未成年人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但在实践中,部分未成年人借此故意多次违法或实施情节严重的行为。新法明确,对于14周岁至16周岁以及16周岁至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但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或者14周岁至16周岁一年内二次以上违反治安管理的,将依法执行拘留。这一调整,极大压缩了过往对一些违法未成年人“不予拘留”“一放了之”的范围。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凝对此表示赞同,“规定既延续了保护未成年人和人道主义的立法初衷,同时又留有余地,避免以年龄‘一刀切’,一概不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