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人大财政预决算监督亟待破局
2025年08月13日
字数:1244
□文/卢鸿福 李秋成
审查和批准乡镇财政预算、决算,监督财政预算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乡镇人大的重要职权,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管理乡镇社会事务和公共事业的重要体现。面对乡镇人大财政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弱化、虚化、形式化等问题,如何破局是新形势下摆在乡镇人大面前的重要课题。
最近,笔者到基层调研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行使情况,发现乡镇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除在年初人民代表大会例会上象征性地审查批准关于上一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下一年度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外,乡镇人大财政预决算审查监督基本处于“空白”状况。一些乡镇人大从未对乡镇财经工作进行过实质性监督,即使是法律明确规定的本级预算调整方案和本级决算,都未经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过。
乡镇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的缺位和搁置,值得深思。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存在思想认识的偏差、乡财县管体制的影响、审查监督机制的缺位以及审查能力的不足等问题。
审查和批准乡镇财政预决算、监督财政预算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乡镇人大的重要职权,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管理乡镇社会事务和公共事业的重要体现。面对乡镇人大财政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弱化、虚化、形式化等问题,如何破局是新形势下摆在乡镇人大面前的重要课题。
增强监督意识。乡镇党委、人大、政府要充分认识人大依法监督财政预算的法律地位,切实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乡镇党委要切实加强对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领导,乡镇人大要积极主动依法开展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乡镇政府要依法虚心接受人大的预算审查、监督。摒弃“乡财县管,人大无需监督”的错误认识,树立“人大监督无禁区”的理念,杠牢监督责任,增强监督底气,看好管牢乡镇政府的“钱袋子”。
完善监督机制。制定完善本级《预算审查监督办法》,完善乡镇预算预审制度,建立提前介入本级预算机制,加强人代会前预算预审,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提高大会期间预决算审查质量,完善预算审查程序,优化会议组织,合理安排会期,确保审查时间,增强审查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闭会期间的预算审查监督。建立预算审查监督小组,负责好闭会期间预算执行、调整、变更情况的初审,提出建议意见,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主席团审查当好参谋。
突出监督重点。会议期间,重点审查本级预算安排的合法性、完整性、可行性以及本级政府债务、国有资产管理和重点支出、重大投资项目安排等;闭会期间要重点对重大投资、民生工程、民生实事票决项目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资金的使用及绩效的监督,督促政府优化整合财政资源,用好用活政策空间,切实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和政策效果。构建预算编制工作、预算调整和决算相衔接的监督工作机制,加大经常性监督力度,努力实现从事后监督转变到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跟踪监督。
提升监督能力。建立乡镇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学习培训机制,加强经济理论、财经和法律知识的学习,着力化解以往因听不懂、看不懂而导致的无法监督的问题。同时,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开阔视野,不断提高预决算审查质量,开创乡镇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新局面。
编辑/李卫锋(lwf263@163.com)
审查和批准乡镇财政预算、决算,监督财政预算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乡镇人大的重要职权,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管理乡镇社会事务和公共事业的重要体现。面对乡镇人大财政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弱化、虚化、形式化等问题,如何破局是新形势下摆在乡镇人大面前的重要课题。
最近,笔者到基层调研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行使情况,发现乡镇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除在年初人民代表大会例会上象征性地审查批准关于上一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下一年度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外,乡镇人大财政预决算审查监督基本处于“空白”状况。一些乡镇人大从未对乡镇财经工作进行过实质性监督,即使是法律明确规定的本级预算调整方案和本级决算,都未经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过。
乡镇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的缺位和搁置,值得深思。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存在思想认识的偏差、乡财县管体制的影响、审查监督机制的缺位以及审查能力的不足等问题。
审查和批准乡镇财政预决算、监督财政预算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乡镇人大的重要职权,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管理乡镇社会事务和公共事业的重要体现。面对乡镇人大财政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弱化、虚化、形式化等问题,如何破局是新形势下摆在乡镇人大面前的重要课题。
增强监督意识。乡镇党委、人大、政府要充分认识人大依法监督财政预算的法律地位,切实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乡镇党委要切实加强对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领导,乡镇人大要积极主动依法开展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乡镇政府要依法虚心接受人大的预算审查、监督。摒弃“乡财县管,人大无需监督”的错误认识,树立“人大监督无禁区”的理念,杠牢监督责任,增强监督底气,看好管牢乡镇政府的“钱袋子”。
完善监督机制。制定完善本级《预算审查监督办法》,完善乡镇预算预审制度,建立提前介入本级预算机制,加强人代会前预算预审,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提高大会期间预决算审查质量,完善预算审查程序,优化会议组织,合理安排会期,确保审查时间,增强审查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闭会期间的预算审查监督。建立预算审查监督小组,负责好闭会期间预算执行、调整、变更情况的初审,提出建议意见,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主席团审查当好参谋。
突出监督重点。会议期间,重点审查本级预算安排的合法性、完整性、可行性以及本级政府债务、国有资产管理和重点支出、重大投资项目安排等;闭会期间要重点对重大投资、民生工程、民生实事票决项目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资金的使用及绩效的监督,督促政府优化整合财政资源,用好用活政策空间,切实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和政策效果。构建预算编制工作、预算调整和决算相衔接的监督工作机制,加大经常性监督力度,努力实现从事后监督转变到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跟踪监督。
提升监督能力。建立乡镇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学习培训机制,加强经济理论、财经和法律知识的学习,着力化解以往因听不懂、看不懂而导致的无法监督的问题。同时,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开阔视野,不断提高预决算审查质量,开创乡镇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新局面。
编辑/李卫锋(lwf2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