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笃行人大制度 凝聚奋进磅礴力量
2025年08月13日
字数:1879
生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始终保持以民为本的初心情怀。“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任何决策都不要脱离人民,事前要全面考虑人民立场、事中切实体验人民感受、事后充分检视人民获得感。于民有利的实事要办好,事前多做调查研究,多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要取得他们认可、参与和支持,避免好心办坏事。对于长远发展的好事要办实,充分论证,科学决策,有力推进,避免半途而废。
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职业情操。实事求是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基础,更是人大工作的生命线。作为人大工作者,对待工作要秉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职业操守。不盲目地服从,不机械地照搬照抄,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待人民,坚持“民之所愿、我之所行、民之所憎、我之所弃”的为民情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对待自我,胸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奉献。人大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人大工作者和人大代表始终保持正确的政绩观和坚定的政治定力,持续用力方能久久为功。
在人大就要为人大
“为人大”既是职责所在,更是使命所系。人大代表及工作者要主动作为,通过建言献策、监督调研等方式推动人大制度高效运行和地方发展,以实干担当践行为民初心。
为人大事业添砖加瓦。人大是服务人民的政治平台,需以“四个机关”建设为引领,打造宁陕特色品牌。建设创新人大,敢于打破思维定式,积极探索人大工作新路径,创造出能推广、可复制、易操作的经验和典型;建设有为人大,聚焦县域经济、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关键领域靶向发力,以实干实绩彰显使命担当;建设活力人大,搭建履职平台,完善激励机制,营造“严肃履职、活力迸发”工作氛围,持续增强团队凝聚力,让新时代人大工作既有制度刚性又富创新活力。
为人大形象添光增彩。工作上有所为,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坚持谋定后动,以制度创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崇尚实干导向,健全管理机制和容错纠错激励机制,引导干部聚焦发展大局,把精力凝聚到服务高质量发展上来。生活中有所戒,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筑牢廉洁底线,以清正作风树立人大良好形象。通过完善代表履职考评、深化民生实事监督、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等举措,为新时代人大工作注入强劲动力。
为人大发展聚势赋能。强化政治引领,完善“党组领学+支部研学+代表培训”学习机制,推动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人民共同意志,确保人大工作始终与党委决策部署同频共振。完善监督质效,推行“清单式”监督模式,围绕重点领域建立动态监督清单,构建立体监督体系,强化监督成果转化运用。优化民生服务,深化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构建“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评”全周期管理机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人大就要讲人大
“讲人大”就是要通过宣传和阐释,讲好人大故事,传播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和实践,提升社会对人大工作的认知和支持。
激活讲好人大故事的工作动能。强化组织引领。构建“专班统筹+全员参与”工作机制,由常委会副主任分管、分管领导主抓、专职干部负责,联动县镇人大全员参与,不断壮大宣传矩阵。深化资源整合。建立“县级媒体+上级平台”协作机制,策划主题联动宣传,打造同频共振传播格局。注重制度建设。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及终审签字制度,确保内容真实安全。建立动态考核体系,激发队伍创作活力,形成人人争当宣传员的生动局面。
革新讲好人大故事的工作文风。贴近基层。构建“蹲点调研+选题策划”机制,推动宣传干部扎根一线,挖掘“泥土味”“烟火气”的基层履职故事。贴近实际。聚焦人大业务职能,围绕监督重点、民生痛点制定选题指南,定向策划深度报道,让群众看到身边的发展与变化。贴近民生。利用人大宣传平台,实时发布人大工作动态并公示建议办理进度,构建民意收集、转办、反馈闭环机制。开设“监督长镜头”“代表视角”等特色栏目,切实将人大故事讲得更具民生温度、更显制度优势。
提升讲好人大故事的工作质效。淬炼过硬本领。深化“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定期举办宣传调研工作培训,贯通“选题策划-采写实训-案例研讨”闭环链条,促进理论实践双向转化,持续提升人大干部能力本领。建强宣传队伍。聚合融媒体记者、人大“土记者”及县镇人大宣传骨干,建立“人大主导+媒体骨干+通讯员主体”多维联动宣传矩阵,形成选题共商、素材共享、作品共创的协同机制。提升宣传质效。制定年度宣传工作任务清单,聚焦重点工作策划专题报道,建立“重点选题领导领衔、优质素材动态发布、精品稿件联合打磨”互动机制,推动形成“季有主题专栏、月有深度专稿、周有鲜活特写”的宣传格局。
(作者系宁陕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编辑/李卫锋(lwf263@163.com)
始终保持以民为本的初心情怀。“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任何决策都不要脱离人民,事前要全面考虑人民立场、事中切实体验人民感受、事后充分检视人民获得感。于民有利的实事要办好,事前多做调查研究,多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要取得他们认可、参与和支持,避免好心办坏事。对于长远发展的好事要办实,充分论证,科学决策,有力推进,避免半途而废。
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职业情操。实事求是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基础,更是人大工作的生命线。作为人大工作者,对待工作要秉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职业操守。不盲目地服从,不机械地照搬照抄,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待人民,坚持“民之所愿、我之所行、民之所憎、我之所弃”的为民情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对待自我,胸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奉献。人大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人大工作者和人大代表始终保持正确的政绩观和坚定的政治定力,持续用力方能久久为功。
在人大就要为人大
“为人大”既是职责所在,更是使命所系。人大代表及工作者要主动作为,通过建言献策、监督调研等方式推动人大制度高效运行和地方发展,以实干担当践行为民初心。
为人大事业添砖加瓦。人大是服务人民的政治平台,需以“四个机关”建设为引领,打造宁陕特色品牌。建设创新人大,敢于打破思维定式,积极探索人大工作新路径,创造出能推广、可复制、易操作的经验和典型;建设有为人大,聚焦县域经济、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关键领域靶向发力,以实干实绩彰显使命担当;建设活力人大,搭建履职平台,完善激励机制,营造“严肃履职、活力迸发”工作氛围,持续增强团队凝聚力,让新时代人大工作既有制度刚性又富创新活力。
为人大形象添光增彩。工作上有所为,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坚持谋定后动,以制度创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崇尚实干导向,健全管理机制和容错纠错激励机制,引导干部聚焦发展大局,把精力凝聚到服务高质量发展上来。生活中有所戒,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筑牢廉洁底线,以清正作风树立人大良好形象。通过完善代表履职考评、深化民生实事监督、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等举措,为新时代人大工作注入强劲动力。
为人大发展聚势赋能。强化政治引领,完善“党组领学+支部研学+代表培训”学习机制,推动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人民共同意志,确保人大工作始终与党委决策部署同频共振。完善监督质效,推行“清单式”监督模式,围绕重点领域建立动态监督清单,构建立体监督体系,强化监督成果转化运用。优化民生服务,深化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构建“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评”全周期管理机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人大就要讲人大
“讲人大”就是要通过宣传和阐释,讲好人大故事,传播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和实践,提升社会对人大工作的认知和支持。
激活讲好人大故事的工作动能。强化组织引领。构建“专班统筹+全员参与”工作机制,由常委会副主任分管、分管领导主抓、专职干部负责,联动县镇人大全员参与,不断壮大宣传矩阵。深化资源整合。建立“县级媒体+上级平台”协作机制,策划主题联动宣传,打造同频共振传播格局。注重制度建设。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及终审签字制度,确保内容真实安全。建立动态考核体系,激发队伍创作活力,形成人人争当宣传员的生动局面。
革新讲好人大故事的工作文风。贴近基层。构建“蹲点调研+选题策划”机制,推动宣传干部扎根一线,挖掘“泥土味”“烟火气”的基层履职故事。贴近实际。聚焦人大业务职能,围绕监督重点、民生痛点制定选题指南,定向策划深度报道,让群众看到身边的发展与变化。贴近民生。利用人大宣传平台,实时发布人大工作动态并公示建议办理进度,构建民意收集、转办、反馈闭环机制。开设“监督长镜头”“代表视角”等特色栏目,切实将人大故事讲得更具民生温度、更显制度优势。
提升讲好人大故事的工作质效。淬炼过硬本领。深化“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定期举办宣传调研工作培训,贯通“选题策划-采写实训-案例研讨”闭环链条,促进理论实践双向转化,持续提升人大干部能力本领。建强宣传队伍。聚合融媒体记者、人大“土记者”及县镇人大宣传骨干,建立“人大主导+媒体骨干+通讯员主体”多维联动宣传矩阵,形成选题共商、素材共享、作品共创的协同机制。提升宣传质效。制定年度宣传工作任务清单,聚焦重点工作策划专题报道,建立“重点选题领导领衔、优质素材动态发布、精品稿件联合打磨”互动机制,推动形成“季有主题专栏、月有深度专稿、周有鲜活特写”的宣传格局。
(作者系宁陕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编辑/李卫锋(lwf2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