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驻京人大代表工作站的必要性和实效性不大

2025年08月13日 字数:567
  □文/尚娟
  笔者认为,如非特殊情况、特殊需要设立驻京人大代表工作站的必要性、实效性不大。
  设立代表工作站(联络站、工作室)的目的无非有两个:一是方便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二是以联络站为平台,组织代表在闭会期间开展学习、视察、调研等活动。地方组织法规定,可以通过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联络站等方式,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听取对立法、监督工作的意见。代表法也规定,代表在闭会期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听取、反映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意见和要求;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和乡级人大主席团按照就近的原则,定期组织和协助本行政区域内的代表开展联系人民群众的活动,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设立驻京代表工作站,工作站附近的原选区或本行政区域内的群众不一定很多、很集中,很难实现就近联系原选区或本行政区域内的选民和群众,附近其他选民和群众的意见又与本地实际情况不符。法律规定设区的市级以上人大代表可以跨区域开进视察,但前提在“在本行政区域内”。驻京工作站代表平时在工作站开展学习交流还可以,至于开展视察调研等活动,从法理上难以开展。
  现在,各级人大代表都在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编入了当地的人大代表工作站(联络站、工作室),公布了代表的联系方式甚至履职二维码,即便代表不经常在原选区或本行政区域内,群众如果想找代表反映意见和建议,也是很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