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破题 大效能惠民

——平利县大贵镇推行人大代表议事会议制度的工作实践

2025年08月13日 字数:1030
    平利县大贵镇人大主席团紧扣“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工作主线,召开会议,探索推行人大代表议事会制度,搭建起“民意直通、民主协商、民力汇聚”的基层治理平台。

  □文/徐亮

  平利县大贵镇人大主席团按照“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工作主线,探索推行人大代表议事会,搭建起“民意直通、民主协商、民力汇聚”的基层治理平台,以小见大破解难题,真正实现“小切口”撬动“大民生”,“新机制”激发“大效能”,成为达成共识、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凝聚民心的重要抓手,在助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中彰显人大担当。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专门对“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作出重要改革部署。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平利县大贵镇人大主席团按照“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工作主线,探索推行人大代表议事会,搭建起“民意直通、民主协商、民力汇聚”的基层治理平台,以小见大破解难题,真正实现“小切口”撬动“大民生”,“新机制”激发“大效能”,成为达成共识、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凝聚民心的重要抓手,在助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中彰显人大担当。
  聚焦“小切口” 精准锚定民生需求
  “人大代表议事会把我们老百姓说的小事都当成大事。”住在安置区的周明会满脸惊喜地说:“安置区里的草皮怎么清理、停车怎么规范、水管漏水怎么办......我们都能到代表联络站向代表反映,亲眼看着问题解决,心里特别高兴、踏实。”
  一枝一叶总关情,最是细处见人心。议事会坚持从群众最关切的“小问题”入手,以人居环境整治、黄洋河生态环境保护、生活垃圾清运等民生关切为切入点,开展人大代表常态化走访调研、线上征集民意、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等多种渠道,深入田间地头、街头院落,倾听群众“家长里短”。针对收集到的问题,镇人大主席团建立议题登记表,将群众关切的难题纳入重点关注,精准定位群众急难愁盼。
  据统计,在人大代表议事会第一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意见建议8条,汇总梳理后交办5件,全部都得到了解决落实。
  探索“新机制” 多维激活民生温度
  “代表议事会为代表提供了多元化履职平台。”镇人大代表王东说:“以前,群众找我们反映的一些民生问题,通过征集民生实事的方式,往往需要经过较长的流程进入办理阶段。自从推行人大代表议事会以来,代表们定期走访,收集问题,分类梳理,议事会上迅速明确责任单位和办理时限,问题从反映到解决的周期大大缩短。”
  机制创新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大贵镇积极探索建立“1+5+N”的代表议事会工作机制:以镇人大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