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池湾的“民主密码”: 从朱鹮守护到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实践
2025年08月13日
字数:950

村民之间的沟通联系,力争让项目建设的过程成为聚民意、汇民智、得民心的过程。
“我在项目规划阶段提出的减少大拆大建、保持田园自然风貌的建议得到了采纳。”村民李大姐说,村民参与项目建设的热情很高,大家纷纷为项目建设出点子、献良策。
民主参与像根绣花针,贯穿了项目建设众多环节。在项目建设中,人大代表多次邀请村民到现场踏勘、召开议事会协商讨论,有效解决了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32个,促使农副产品展销中心、电商培育中心、田间课堂、家庭工坊等一期项目在半年内顺利建成。
2023年10月,草池湾田园综合体项目试运营以来,全村累计接待游客9.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50万元,农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
代表联络站也是法律“服务站”
“听了今天的法治宣讲,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尤其是为我们农民工在遇到拖欠工资、工伤赔偿时如何合法维权提供了帮助。”在草池湾人大代表联络站举行的民法典普法宣讲会上,村民蔡大叔有感而发。
“我们依托代表联络站,通过以案释法,将婚姻家庭、民间借贷、土地承包、防范电信诈骗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送到农户身边,引导大家知法守法用法。”石泉县人民检察院的一名工作人员说道。
2024年,石泉县人大常委会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载体,开展“两官两警”进家站活动,将172名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司法干警按照就地就近、便于履职原则,合理划分到全县58个代表联络站,与人大代表一起开展走访群众、普法宣传、法律咨询以及化解矛盾纠纷等活动,实现了代表工作与司法工作深度融合、联动履职,形成了“1+4﹥5”的叠加效应。
草池湾代表联络站建立了“群众说事+代表说理+‘两官两警’说法”工作机制,将调解室搬到群众家门口,现在村民有啥“闹心事”在代表联络站都能得到及时解决,遇到“疑难杂症”,就邀请驻站的“两官两警”一起来攻坚,真正打通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最后一公里”。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能护航的关键支撑,我们将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系深深植根于乡村振兴的沃土,找准履职行权‘小切口’,撬动乡村振兴‘大文章’,切实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和乡村振兴发展动能。”石泉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方贤超说。
编辑/李卫锋(lwf2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