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立法信息征集网络 拓宽社情民意收集渠道

——勉县人大常委会深化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

2025年08月13日 字数:1012
    勉县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暨业务培训会议召开。

  □文/宋卫锋

  勉县人大常委会被省人大常委会确立为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1+19+N”工作模式,将人大代表联络站与基层立法联系点融合发展,不断加强立法联系点规范化建设,有力保障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

  近日,勉县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一次法制工作会议。会上对8个立法意见建议征集工作先进集体和14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翠红为新增加的8个立法信息采集点授牌。至此,该县立法信息征集网络更加完善,全方位畅通了民意反馈渠道。
  拓展平台载体功能 立法“直通车”更加完善
  勉县人大常委会被省人大常委会确立为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1+19+N”工作模式,将人大代表联络站与基层立法联系点融合发展,不断加强立法联系点规范化建设,有力保障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全县各部门、各镇(街)和循环园区立法信息采集点及各村(社区)立法信息员,广泛开展调研,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意、聚民智,2024年,分别对24部法律法规草案提出立法意见建议134条,被立法机关采纳13条。这些立法意见建议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增强了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也增强了法律法规的社会认同感和可执行性。年初,勉县人大常委会为进一步完善立法信息征集网络,拓宽民意收集渠道,提升立法信息征集工作质效,经考察新增勉县青年企业家协会等五个行业协会和纪勇等三个人大代表工作室为立法信息采集点,把“1+19+N”工作模式变为“1+27+N”(1即陕西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勉县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27即18个镇(街)和1个工业园区、5个协会、3个人大代表工作室共27个立法信息采集点;N即191名立法信息收集员、两代表一委员、志愿者、网格员等)工作模式,将立法信息采集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的各个角落,为广大群众和各界人士表达立法诉求、反映社情民意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平台和载体。同时开通“线上”征求,全方位畅通民意征集渠道,确保立法信息采集任务及时传达,让群众的关心关切真正在立法的过程中得到重视,为全国、省、市人大立法工作作出勉县人大应有的贡献。
  创新“八步工作法” 立法征询路径更加畅通
  在立法联系点运行中,勉县人大按照接收征询任务、制定工作方案、前期解读学习、征求意见建议、形成报告初稿、咨询专家意见、上报意见报告、促进法治建设的“八步工作法”征求相关法律法规修改意见。为确保基层声音“原汁原味”反馈到立法机关,在县人大常委会、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