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平衡原则导向下
省级公共图书馆出版物交存策略研究

2025年07月10日 字数:1737
担,推进交存利益补偿。同时,以交存为契机,优化管理机制,拓展合作领域,创新互赢举措,有效解决省级馆交存工作的实际问题。
  (二)对收缴交存物缺乏深度综合利用,难以体现收藏的宗旨
  2023年8月29日,美国哥伦比亚特区上诉法院审议一起版权案件,引发后续关注,同时冲击了图书馆的收藏宗旨,即收缴交存物的目的是用于研究且研究成果可共享。舆论认为,“近一半通过交存系统收集的书籍随后被弃置”、“效率低下且造成浪费,图书馆缺乏资源来处理其已拥有出版物,最终会处理或销毁其收到的大部分图书;数以百万计的出版物在长期存储中等待编目,而且研究人员无法利用它们。”这项裁决将对美国国会图书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出版物交存执行面临冲突,另一方面是图书馆交存的目的面临挑战,图书馆因未能综合开发交存文献保存以外的价值,使出版单位对自己给予公共事业的支持和贡献产生质疑。
  文化和旅游部每四年对公共图书馆进行一次评估定级工作,其中省级公共馆交存率是一项重要评定指标。省级图书馆无法掌握每一家出版社每年的出版目录详单,对出版的重印书、教辅类书目无法剔除,有些文献收而不藏,交存率难以提高。公共图书馆对到馆文献有严格的入藏规范和流程,须经采编部登记、分编、加工后方可入库,由典藏人员按藏书财产号(条形码号)所分配的文献存放地点归放,填写文献入库登记表。出版社交存的大量教辅类书籍资料、副本、儿童绘本读本等保存价值不高的资料,长期挤占图书馆的放置空间,文献交换、转赠和处理多余副本又花费掉图书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现实问题直接制约了省级公共图书馆基于交存出版物的学习、研究和满足公众知情权的信息参考咨询和信息开发建设工作。
  构建利益平衡原则导向下省级公共图书馆交存机制
  呈缴、送交都体现了出版社必须履行的文化义务,是一种下对上的强制行为,转换为“交存”本身就是体现了利益平衡的协商机制。利益平衡对保护出版社、省级公共图书馆、用户三方合法权益,为各方权益得到平衡和保障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俄罗斯,呈缴分为免费呈缴与收费呈缴两种,且都纳入了图书馆法。“借鉴国外呈缴类型规范,从部门共建共享制度、经济补偿制度、呈缴信息公开制度、惩罚与监督制度四个方面构建起合理可行的呈缴本制度执行机制。”
  (一)基于利益平衡原则构建交存流程
  以利益平衡为原则导向下,把交存工作纳入双方日常业务,按照“交与存”、“存与用”结合的思路,理顺交存流程,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交存制度。图书馆第一时间获知共享出版目录信息;勾选交存需求单交给出版社;接单配送或自取;入馆登记、核查;利用开发、展示,发挥最大社会效益。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原则提升交存主动性
  从收益角度来看,交存并不会增加出版社的收益,却对图书馆、出版社的发展和服务大有裨益并意义深远。宣传部门要求出版机构加强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切实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谁受益,谁付出”的平衡原则,促使图书馆应在交存工作执行中处于主动地位。
  规范交存管理。按照利益平衡原则,使交存成本最小化、利用最大化、双方合作最融洽的思路,出台交存制度执行细则,建立交存平台和监督机制、利益补偿和激励措施等。
  理顺交存流程。交存前:省级公共图书馆做好年度交存工作计划,根据自身馆舍、人员和重点经费项目等情况,合理确定交存方向、类型、范围和目标,明晰双方责任、分工和经济补偿标准。根据补偿金、图书运输入库和文献开发三大块成本,核算年度费用。交存中:优化流程,动态确定交存频率和时间。交存后:加强与全省出版物发行协会的联系协调,定期举办业务人员培训交流会,开展交存工作宣传,编制交存报告,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三)基于利益最大化原则挖掘交存物价值
  不断研究和挖掘交存文献价值,做好“两会”服务,提供决策参考;充分利用图书馆服务平台和窗口单位优势,扩大宣传,提高影响力,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及时将读者利用情况和好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出版单位。在图书馆举办出版发行史展、出版社作品展、交存出版物展,让更多人知晓交存、了解出版行业、关注出版社。共同开发数字出版物,推动优质数字资源向纸质文献转化。推广交存工作先进经验做法,全媒体、全方位报道出版社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贡献和支持。
  编辑/李卫锋(lwf2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