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余警察”到“义务律师”
2025年07月10日
字数:1283

投机倒把等各类案件108起,摧毁犯罪团伙90多个,查获走私黄金800多克、假西凤酒1028箱、假冒商标5万多套,为人民群众追缴赃款、赃物折价达30多万元。”
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他的功劳,1991年他登上了《中国人物年鉴》,后来,他作为全国唯一的个体户代表,参加了在京召开的全国首届治保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被公安部授予“优秀治保委员”称号。他曾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评为“见义勇为十大勇士”光荣称号、宝鸡市和金台区评为“学雷锋标兵”和“公民道德模范”。而熟悉他的当地百姓仍亲切地称他为“业余警察”。
2004年,他结束了在建国路刻章修锁的“摆摊生活”,但“业余警察”的生活却并没有结束,反
而更加丰富和多彩,他关注的地方不再局限于建国路,而是把眼光放在全市或更远更广;关注的深度也不再是“业余”和“兼职”,而是“正规”和“全职”。
2011年至2013年,为配合陕西省开展的“反扒”专项斗争,张斌全天候跟着金台区、渭滨区等许多派出所以及宝鸡市刑警大队到处抓“扒手”,常常忙得连睡觉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但只要他在,当天的“反扒”战果就一定满满,从此,他在人民群众中又多了一个荣誉——“反扒大侠”。
岁月如梭,星移斗转。从在建国路抓第一个小偷算起,张斌的“业余警察”一干就是25年。他看上去貌不惊人,显得很清瘦,但走起路来却像风一样。和他交手过的犯罪分子都说他身手不凡。
2016年5月19日,他在大街上和犯罪分子搏斗中受伤,去医院拍CT时意外查出了结肠癌,需要做切除手术,这让他经济雪上加霜。年迈的身体,残酷的病魔,不得不让张斌停下“业余警察”的生活住进了医院,最终,医生从他的体内切除了10公分结肠后才把他从死神的手里夺回来。出院的那天,老伴和孩子给他“约法三章”:以后不许再做“业余警察”了!他答应倒爽快,毕竟75岁了,还做了这么大一个手术!
可是,三个月后,他又换了另一种方式,为挽回四位老人上当受骗的损失东奔西跑,当起了维护人民权益的“义务律师”,而且“义务律师”的生活一干又是10年,更是乐此不疲。
这四位老人的上当地点就在宝鸡市中心“双合养生馆”内,该店专门出售供老年人使用的所谓“保健品”,专骗老年人的养老钱。当时有四位老人每个人被骗3至5万元,张斌得知后,便发挥他当“业余警察”的特长,暗中拍摄28分钟的视频证据,交给《华商报》记者,同时向公安局、工商局报案,最终为四个老人追回被骗的16万元。
2017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张斌作了专题报道,他的事迹再次传遍了全国。他曾到多地作报告,介绍自己和各类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动人故事。
2017年冬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碰到了在甘肃平凉做生意的宝鸡一对年轻夫妇,他俩因求富心切,被他人忽悠,骗走了70余万元。可是案子诉讼到当地法院,他们不但没胜诉,反赔对方100多万元。张斌知道后,反复看合同、判决书以及原始证据,凭自己多年刻章的经验,发现合同公章是假的,同时还发现对方有偷税漏税行为,后经十多次去甘肃明察暗访,终于查清了事实真相,使检察院成功立案。2019年10月,平凉市中级人民法院推翻了一审法院的判决结果,为这对年轻夫妇作出了公正判决。
2018年,宝鸡市中山西路齐女士正在上学的儿子拿走了她1万元,用手机在网络一个平台上输个净光,齐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