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引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5年07月10日
字数:1235

显不足,严重影响组织形象。调研显示,陕西全省73%的农村仅靠微信群发文字通知,配图率低于15%,毫无宣传氛围营造意识。陕西省宣传部调研数据也表明,78%的生态政策宣传只是简单直接转发文件原文。
加强党建引领的破局策略
强化政治功能,筑牢思想“堤坝”。健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学习制度机制,实施理论武装“滴灌工程”。巧妙设置教学点,定期开展理论学习,让党的创新理论如潺潺溪流,淌入农户、院落和田间地头,融入群众的日常思维,成为群众的自觉意识。
开发“政策方言转化器”,根据地区方言系统,借助车辆巡播、村头广播、短视频宣传等多元形式,把晦涩的政策文件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乡音土话,让基层党组织能够精准回应群众关心的环境污染问题。
创新党建考核评估方式,定期考核“三会一课”开展情况,重点聚焦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融合度,以及联系群众的紧密程度。以此增强群众的情感认同与获得感,充分激发全员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
强化组织功能,激发实践“活力”。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农村基层组织年度考核,完善考核机制,采用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站在政治高度思考问题,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构建述职、评议、整改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建立责任传导链,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明确底线要求,形成约束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行为的生态责任制度。
设立举报邮箱和热线,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加强督察问责。通过制度规约和督察问责双保险,压实工作责任,提高工作效率。
强化学习教育,锻造能力“利剑”。积极推进“云党建”“智慧农业”等大数据知识和技能普及,推动知识技能“下沉”。常态化开展形势政策、信息技术应用等学习教育培训,着力培养知识丰富、本领全面的党员骨干带头人。
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和通俗易懂的传播方式,丰富教育载体,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真正深入人心。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自治规制,传承良好家教家风,为党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深入挖掘、表彰一批先进典型,选树先进典型,形成“头雁矩阵”群体,兼顾精神激励与利益协调,让人人都能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忠实践行者。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这是一场任重道远的征程。只要我们紧紧聚焦突出政治建设,夯实基层党建基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就一定能引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生态化、农村建设规范化、乡村生活现代化“三化”目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贡献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本文是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全面加强机关事务系统党的建设研究》(项目号2023HZ1229)、陕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中心2024年度课题项目《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项目号:NCDJZX2024YB007)、2024年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研究》(项目号2024HZ117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李程(lcpup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