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代表履职“新活力” 架起社情民意“连心桥”

2025年07月10日 字数:1450
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提出轻简化栽培、绿色防控等建议,并督促镇政府积极争取县农业农村局、果业局的项目支持。深入一线开展现场检查,生态环保、民生实事专门小组常态化组织代表深入田间地头、经营场所等,对秸秆禁烧、燃气安全、抗旱情保供水、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等开展暗访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镇(街道),限期整改落实。深入一线开展调查,基层综合治理、科教文卫、妇幼工作等专门小组组织代表深入各村社区及群众家中,了解急难愁盼问题,征集选民意见建议,督促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将收集的问题和建议交由镇级汇总、分类、解决,切实把冒着热气、带着温度的意见建议,及时予以回应解决,打通了代表履职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推行站组融合以来,各级代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更加强烈,活动组织更加务实化、具体化。天明镇林下经济专门小组提出发展高含量淫羊灌的建议,经镇政府积极争取获得县农业农村局300万元项目支持,在4个村集中连片发展高含量淫羊藿400亩,成为促进群众增收、壮大集体经济的典范。妇幼工作专门小组针对当前农村部分留守妇女缺少增收渠道的问题,组织妇女干部和留守妇女代表赴外地学习考察扇编工艺,组织辖区留守妇女从事扇编订单加工,人均月增收1500元以上,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完善制度机制,促进规范运行
  城固县人大常委会聚焦“建、管、用”,持续健全体制机制,不断推动站组融合的规范化运行,把代表联络站组融合打造成为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单元,努力发挥站组融合“小空间”的“大作用”,成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着力加强制度建设,指导各镇制定站组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明确组织原则、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统一制定代表小组组长、副组长、联络员工作职责及代表小组进站活动、组织学习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上墙予以公布,真正做到“制度上墙、责任到人、流程公开”,不定期进行研判、调度,极大增强了联络站的公信力和服务水平。扎实做好流程管控,坚持“年度有计划、季度有安排、年终有总结”,各小组按照“计划—报备—批准—实施—总结”五个步骤进行,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活动。注重活动实效,各代表小组活动聚焦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的要求,精心选择活动主题,根据上级人大工作部署和“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结合人代会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辖区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做到选好主题、定好方案、搞好活动、做好成果转化应用,真正达到收集情况、解决问题、提出建议、助力发展的目的。县人大常委会还通过组织现场实地观摩、召开推进会、听取专题汇报等方式,促进站组融合规范化运行、高效化服务。深入推进“四个规范”建设,构筑站组融合快速收集反馈渠道,健全工作、学习、建议意见处理等工作制度,用好“一微一网一平台”智慧人大系统,有效激发代表履职的活力与积极性。
  通过规范有序的管理,站组融合的运行更加高效,成为各级人大代表学习交流的“加油站”、社情民意的“收集站”、便捷为民的“服务站”,奏响了“代表常在、民意常听、实事常办”的主旋律,为辖区群众提供了便捷、专业的优质服务,让群众时刻感受到代表在身边、人大有温度,绘就了城固大地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多彩画卷。
  一条条惠民利民建议通过这一平台提出,一项项急事难事通过这一平台解决。下一步,城固县人大常委会将积极依托站组融合平台,进一步发挥好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连心桥”的作用,使群众的“小诉求”得到“快回应”,“小问题”得到“快解决”,不断汇聚代表联系群众的民生温度,为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城固人大智慧和力量。
  编辑/李卫锋(lwf2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