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州市人大:“小调度”监督发挥“大作用”
2025年07月10日
字数:1398
□文/李民强
彬州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群众诉求作为重点,积极贯彻市委决策意图,主动融入市委中心工作,探索形成“小调度”监督模式,抽调常委会组成人员建立专班,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三年内坚持不定期调研走访摸实情,将建议意见提到一线,把问题督促整改到位,打造了助力政府工作新成效的“样板间”。
“小调度”对接“难问题”
生态环境不容乐观。2022年以前,因多种原因,彬州市采空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地表裂缝、塌陷,导致土地被荒废弃耕。区域内群众房屋受损,搬迁安置拆除不彻底,旧庄基腾退不到位,村庄周围布满荒草和建筑垃圾,现状不容乐观。
群众期盼愈加强烈。前期采空区没有进行系统性治理,部分留守老人长期在过渡活动板房或残存房屋中居住,生活环境差,用水靠拉,用电、防火安全隐患大。随着采煤区域的不断扩大,各类问题也在不断叠加,群众盼望治理的愿望愈加强烈。
政府面临难顽痼疾。安全隐患大,矛盾多,各方利益难协调,群众意见尖锐,经常引发集访、越级访,甚至有时发生围堵煤企大门,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加之各煤矿企业、主管部门之前因没有开展过大规模治理的经验,只是“裂缝填裂缝、塌陷填塌陷”打补丁式地治理,企业也不愿动用专项治理基金,不积极配合。采空区搬迁安置及环境生态恢复治理是各级政府的“心病”。
一边是基金闲置,一边是群众期盼,怎样打破期间界限,实现有效衔接,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市人大常委会了解情况后,统筹考虑乡村乡貌、农村土地、水利、道路综合治理、基础设施布局等现状后,决定组建调研“小团队”、实行工作“小调度”,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建立工作专班,深入采空区调查研究。
2022年3月24日,彬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永杰将撰写的《关于抢抓机遇实施“向政策要资源,向资源要资金”项目整合工程,推动市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交到书记、市长手中,此份建议有大量调研走访做基础,有诸多政策文件做依据,有周边县市成效为参照,思路清晰、措施得当,书记、市长十分赞同。彬州市委、人大、政府三位“一把手”意见一致统一,人大的建议对接上了“难问题”。
“小调度”彰显“新作风”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提出的建议后,彬州市委作出了不同以往的安排,成立了由人大常委会主任为执行副组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林业等26个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和督导组,为治理工作打好了组织保障。
市委有安排,人大有行动。在工作小组的领导下,抽调市人大常委会3名委室主任、委员,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各1名主管领导,市水利局2名技术人员组成督导组,开展日常督导和协调。机构成立后,分工随之确定。督导组定期向市委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煤矿企业负责规划、计划的编制、招投标和施工;市自然资源局负责项目立项、质量监督和项目验收,按工程进度拨付基金给煤矿企业;镇村负责协调群众,定期清理地面附属物。
摸底调查转为“主动出击”。调查研究是人大工作的第一法宝。彬州市人大常委会从工作一开始就注重动手能力培养,面对专业性比较强的土地管理工作,专班成员主动出击,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学习掌握土地图版、普查统计系统操作等知识,从基本上打破以往依赖职能部门的惯例,让人大掌握最初情况有了主动权。对群众急切想纳而未纳入治理范围的采空区域,专班成员进村入户,赴职能部门,找煤矿企业,搞调研、谈问题、解难题。
审议监督深入“田间地头”。“小
彬州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群众诉求作为重点,积极贯彻市委决策意图,主动融入市委中心工作,探索形成“小调度”监督模式,抽调常委会组成人员建立专班,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三年内坚持不定期调研走访摸实情,将建议意见提到一线,把问题督促整改到位,打造了助力政府工作新成效的“样板间”。
“小调度”对接“难问题”
生态环境不容乐观。2022年以前,因多种原因,彬州市采空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地表裂缝、塌陷,导致土地被荒废弃耕。区域内群众房屋受损,搬迁安置拆除不彻底,旧庄基腾退不到位,村庄周围布满荒草和建筑垃圾,现状不容乐观。
群众期盼愈加强烈。前期采空区没有进行系统性治理,部分留守老人长期在过渡活动板房或残存房屋中居住,生活环境差,用水靠拉,用电、防火安全隐患大。随着采煤区域的不断扩大,各类问题也在不断叠加,群众盼望治理的愿望愈加强烈。
政府面临难顽痼疾。安全隐患大,矛盾多,各方利益难协调,群众意见尖锐,经常引发集访、越级访,甚至有时发生围堵煤企大门,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加之各煤矿企业、主管部门之前因没有开展过大规模治理的经验,只是“裂缝填裂缝、塌陷填塌陷”打补丁式地治理,企业也不愿动用专项治理基金,不积极配合。采空区搬迁安置及环境生态恢复治理是各级政府的“心病”。
一边是基金闲置,一边是群众期盼,怎样打破期间界限,实现有效衔接,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市人大常委会了解情况后,统筹考虑乡村乡貌、农村土地、水利、道路综合治理、基础设施布局等现状后,决定组建调研“小团队”、实行工作“小调度”,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建立工作专班,深入采空区调查研究。
2022年3月24日,彬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永杰将撰写的《关于抢抓机遇实施“向政策要资源,向资源要资金”项目整合工程,推动市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交到书记、市长手中,此份建议有大量调研走访做基础,有诸多政策文件做依据,有周边县市成效为参照,思路清晰、措施得当,书记、市长十分赞同。彬州市委、人大、政府三位“一把手”意见一致统一,人大的建议对接上了“难问题”。
“小调度”彰显“新作风”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提出的建议后,彬州市委作出了不同以往的安排,成立了由人大常委会主任为执行副组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林业等26个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和督导组,为治理工作打好了组织保障。
市委有安排,人大有行动。在工作小组的领导下,抽调市人大常委会3名委室主任、委员,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各1名主管领导,市水利局2名技术人员组成督导组,开展日常督导和协调。机构成立后,分工随之确定。督导组定期向市委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煤矿企业负责规划、计划的编制、招投标和施工;市自然资源局负责项目立项、质量监督和项目验收,按工程进度拨付基金给煤矿企业;镇村负责协调群众,定期清理地面附属物。
摸底调查转为“主动出击”。调查研究是人大工作的第一法宝。彬州市人大常委会从工作一开始就注重动手能力培养,面对专业性比较强的土地管理工作,专班成员主动出击,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学习掌握土地图版、普查统计系统操作等知识,从基本上打破以往依赖职能部门的惯例,让人大掌握最初情况有了主动权。对群众急切想纳而未纳入治理范围的采空区域,专班成员进村入户,赴职能部门,找煤矿企业,搞调研、谈问题、解难题。
审议监督深入“田间地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