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基层立法联系点架起民意“连心桥”

2025年07月10日 字数:1410
    安康市人大常委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陕西恒典律师事务所揭牌。

  在实际工作中,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各立法工作专班依托基层立法联系点这一重要平台,广泛开展立法调研和意见征集活动。在制定《安康市反餐饮浪费办法》时,立法协作工作专班多次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发布调查问卷,共收到网络答卷3000余份。根据答卷反映的重点问题,专班深入企业、行业协会、执法机关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为办法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在制定《安康市养犬管理条例》过程中,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犬只免疫、禁养犬只种类、限定养犬数量以及办理养犬登记、缴纳养犬管理费等问题,立法协作工作专班专门召开全市首次立法听证会,邀请群众、相关专家、执法工作者等30余名各界代表参会。会上,代表们围绕这些问题各抒己见、积极建言献策,使条例草案更好地集中民智、体现民意、符合民心。
  2024年,全市基层立法联系点共征集到立法修改意见建议95条,其中17条被采纳,切实发挥了基层立法联系点民意“直通车”的作用。
  注重规范化建设推动民意法理协同发展
  走进安康市白河县司法局,一间精致的接待室、宽敞的议事厅、整齐的档案室映入眼帘。这里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按照“有固定阵地、有标识牌、有规章制度、有宣传窗口、有网络平台、有工作档案”的“六有”标准打造。依托司法局的专业资源,该联系点整合了法制审核人员、行政复议人员、公证员、公职律师、社会律师等专业力量,组建了立法咨询人才库,确保制定的法规既符合法律规范,又能切实解决本地实际问题。
  “群众的意见大多比较口语化,如何将其转化为专业的法律用语呢?这就需要专业力量发挥桥梁作用。”恒典律师事务所律师来珺说道。在研讨《安康市河道管理条例(草案)》时,他们组织律师深入调研,从法律逻辑、实务操作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使法律条例既保留群众意见的核心内容,又符合专业的法律表达规范。为弥补基层立法联系点专业法律人才的不足,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加强与高校及专业机构的合作,依托立法咨询专家库,为联系点提供专家跟踪指导服务,引导基层群众提出高质量的意见,推动立法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
  安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完善组织架构、健全工作制度,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不断提升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制定出台《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从制度层面明确联系点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保障等内容。同时,积极组织开展立法业务指导与培训,邀请专家学者、立法工作者为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人员授课,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此外,坚持将法规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函送相关部门、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有关专家征求意见,制度化邀请相关工委、部门、起草单位、有关专家和管理服务对象代表参加法规草案集中修改工作,对法规的合宪性、合法性、适当性、协调性等进行全面“会诊”。
  截至2024年底,安康市已建成4个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12个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覆盖人大代表联络站、社区、律所等多个领域。全年征集立法建议95条,推动多部法规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今年3月21日,安康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推进会在汉阴县召开,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再次注入新动力。安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联系点功能提质增效,打造具有安康特色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品牌。”
  编辑/李卫锋(lwf2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