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基层立法联系点架起民意“连心桥”

2025年07月10日 字数:1425
    2025年3月21日,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在汉阴县召开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推进会。

  □ 文/周清华

  近年来,安康市全力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不断完善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在立法机关与基层群众之间搭建起一座“连心桥”,让立法工作更贴近实际、凝聚民智、惠及民生,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增添了丰富内涵。

  近年来,安康市全力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不断完善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在立法机关与基层群众之间搭建起一座“连心桥”,让立法工作更贴近实际、凝聚民智、惠及民生,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增添了丰富内涵。
  拓展基层全覆盖夯实立法民意“基石”
  “我们现在正在征集养犬管理条例草案的意见,大家有什么好想法都可以说一说。”“在小区里养宠物犬一定要牵好绳子。”“对,粪便也要及时清理。”……在汉阴县城关镇凤台社区,作为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一场热烈的立法座谈会正在进行,群众们围绕文明养犬踊跃发表意见。
  为彻底打通立法征询的“最后一公里”,安康市人大常委会率先在汉阴县构建起“县—镇—村(社区)”三级立法联系网络。在县级层面,由县人大常委会牵头,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镇级层面,在10个镇设立立法联络站,并依托各类现有阵地开展活动;村级层面,在153个村(社区)设立立法信息采集点,同时聘任234名立法信息员专门负责收集民意。此外,汉阴县采用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方式拓宽群众参与渠道,让群众参与立法更加便捷。
  安康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优化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数量和分布,持续完善公众参与立法机制。如今,基层立法联系点已涵盖县级政府部门、社区、代表联络站、律师事务所、社会组织等多个领域,通过多种方式将工作延伸到基层各个角落,为广大基层群众和各界人士表达立法诉求、反映社情民意提供了有效途径和平台。基层立法联系点还积极开展法规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提供法律咨询等形式,向基层群众普及法律法规知识,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同时,密切关注法规在基层的实施情况,及时收集并反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群众的意见建议,为法规的有效实施和进一步完善提供有力参考。
   全方位采集民声让法条满载百姓期待
  今年3月29日,《安康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正式公布实施。这部包含七章五十六条的地方性法规,以制度促进治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在其立法过程中,基层立法联系点充分发挥了广纳民意、汇聚民智的“直通车”作用。
  “保护生态环境做得好就应该给予奖励,破坏环境的必须受到惩罚!没想到我们村上提的这条建议真的被写进条例了!”汉阴县蒲溪镇盘龙村村民刘忠秀指着《安康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兴奋地说道。作为村级立法信息采集员,盘龙村党支部书记颜显琴通过村民议事会、院落会等形式广泛征集意见,将村民们朴素的诉求转化为专业建议,最终推动“生态保护奖惩机制”写入法规。
  为实现开门立法、精准对接民意,安康市人大常委会把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延伸到产业链上,让企业界群众的声音能够更迅速、更直接地传递到立法机关。汉阴县新材料产业链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徐家俊对此深有感触:“我们在走访企业过程中收集到23条建议,像优化环保审批流程、明确产业链协同责任等。这些建议通过联络站直接送达立法机关,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民主立法的温度。”祥之瑞环保建材公司董事长黎军也感慨道:“以前觉得立法离我们很远,现在我们的建议不仅能被听到,还能影响政策制定,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