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代表故事 传递群众声音
——西安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宣传工作侧记
2025年07月10日
字数:1553
□文/倪晓文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近年来,西安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把代表宣传作为工作重要内容,坚持把镜头和版面留给人大代表,通过完善机制、精准选材、突出重点、丰富形式,塑造新时代人大代表形象,展现人大为民履职实效,为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场场别开生面的代表主题活动,增强了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条条“沾泥土”“冒热气”的代表履职报道,展现了代表贴近群众的生动画面;一次次紧扣常委会主题的策划宣传,以代表视角展示人大依法履职的实干实绩,彰显西安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近年来,西安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把代表宣传作为工作重要内容,坚持把镜头和版面留给人大代表,通过完善机制、精准选材、突出重点、丰富形式,塑造新时代人大代表形象,展现人大为民履职实效,为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突出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宣传讲好民主故事
“常委会工作的宣传重点是什么?通过什么形式宣传?选择哪些代表作为报道对象?”在每次常委会召开前,这是市人大常委会都会思考的内容。
对照“一盘棋”重点工作清单,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重点工作宣传“施工图”和“时间表”。围绕养老服务、职业技能教育等重点议题,起草具体宣传工作方案,召开媒体见面会,对宣传对象、宣传重点、宣传产品形式作出安排,提前联系相关专业背景的代表,把报道任务分解到项、落实到人,一对一联系代表、跟进工作。
在西安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医疗保障工作报告前,组织媒体采访三位有医疗背景、参与人大医保工作视察和座谈的人大代表,刊发《人大代表围绕“助推医保工作提升”积极建言》。
本届以来,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跟进常委会会前、会中、会后代表参与各项活动的宣传,先后刊发侧记、专题报道十余篇,全面展现代表对常委会活动的深度参与,塑造代表为民履职形象。
会前营造宣传氛围,围绕听取审议养老服务专项报告,通过电视、报纸、“西安人大”微信公众号对代表参与常委会调研、视察工作进行报道,发掘、讲述投身养老事业的李保安、田根全、梁晓霞代表的生动事例。会中凝聚宣传合力,组织中省市传统媒体、新媒体,通过平面+视频结合的方式开展宣传,除程序性报道外,将镜头对准常委会委员,记者现场聆听常委会分组审议,聚焦常委会委员审议建言情况开展专题报道,例如常委会期间,根据委员发言内容撰写《在西安,如何养老?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把脉开方”》,陕西电视台起点新闻、“陕西人大”微信公众号、“西安人大”微信公众号同时刊发。会后做好总结提炼,跟踪报道代表参与常委会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监督活动,围绕专题就为什么监督、怎么监督、监督结果和社会反响撰写综述,总结提炼形成“西安经验”,《人民日报》《中国人大》先后刊发《西安市人大推进专题询问走深走实》《西安人大“一盘棋”合力守护最美“夕阳红”》。
突出代表主体作用发挥的宣传讲好履职故事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抓住代表的履职实践,报道代表深入联系群众、提出建议议案、建议办理落实、履职平台作用发挥中的生动事例,以真实可感的故事展现代表为民服务的履职情怀。
为了扩大代表宣传,2023年三月,在《西安日报》推出“人大代表履职在一线”专栏,专栏坚持服务常委会中心工作,每月两期讲述人大代表的履职故事。围绕养老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职业技能教育等主题,刊登宣传报道多篇。同时,“西安人大”微信公众号、《西安人大》刊物设立代表宣传板块,运用评论、随笔、侧记、专访、纪实等体裁,塑造出个性鲜明、很接地气、亲民爱民履职为民的人大代表形象。
除对人代会建议收集情况、建议办理绩效评估等整体工作宣传外,研究室选择“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的典型建议进行深入报道。
“一条代表建议的闭环之旅”,以视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近年来,西安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把代表宣传作为工作重要内容,坚持把镜头和版面留给人大代表,通过完善机制、精准选材、突出重点、丰富形式,塑造新时代人大代表形象,展现人大为民履职实效,为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场场别开生面的代表主题活动,增强了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条条“沾泥土”“冒热气”的代表履职报道,展现了代表贴近群众的生动画面;一次次紧扣常委会主题的策划宣传,以代表视角展示人大依法履职的实干实绩,彰显西安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近年来,西安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把代表宣传作为工作重要内容,坚持把镜头和版面留给人大代表,通过完善机制、精准选材、突出重点、丰富形式,塑造新时代人大代表形象,展现人大为民履职实效,为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突出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宣传讲好民主故事
“常委会工作的宣传重点是什么?通过什么形式宣传?选择哪些代表作为报道对象?”在每次常委会召开前,这是市人大常委会都会思考的内容。
对照“一盘棋”重点工作清单,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重点工作宣传“施工图”和“时间表”。围绕养老服务、职业技能教育等重点议题,起草具体宣传工作方案,召开媒体见面会,对宣传对象、宣传重点、宣传产品形式作出安排,提前联系相关专业背景的代表,把报道任务分解到项、落实到人,一对一联系代表、跟进工作。
在西安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医疗保障工作报告前,组织媒体采访三位有医疗背景、参与人大医保工作视察和座谈的人大代表,刊发《人大代表围绕“助推医保工作提升”积极建言》。
本届以来,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跟进常委会会前、会中、会后代表参与各项活动的宣传,先后刊发侧记、专题报道十余篇,全面展现代表对常委会活动的深度参与,塑造代表为民履职形象。
会前营造宣传氛围,围绕听取审议养老服务专项报告,通过电视、报纸、“西安人大”微信公众号对代表参与常委会调研、视察工作进行报道,发掘、讲述投身养老事业的李保安、田根全、梁晓霞代表的生动事例。会中凝聚宣传合力,组织中省市传统媒体、新媒体,通过平面+视频结合的方式开展宣传,除程序性报道外,将镜头对准常委会委员,记者现场聆听常委会分组审议,聚焦常委会委员审议建言情况开展专题报道,例如常委会期间,根据委员发言内容撰写《在西安,如何养老?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把脉开方”》,陕西电视台起点新闻、“陕西人大”微信公众号、“西安人大”微信公众号同时刊发。会后做好总结提炼,跟踪报道代表参与常委会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监督活动,围绕专题就为什么监督、怎么监督、监督结果和社会反响撰写综述,总结提炼形成“西安经验”,《人民日报》《中国人大》先后刊发《西安市人大推进专题询问走深走实》《西安人大“一盘棋”合力守护最美“夕阳红”》。
突出代表主体作用发挥的宣传讲好履职故事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抓住代表的履职实践,报道代表深入联系群众、提出建议议案、建议办理落实、履职平台作用发挥中的生动事例,以真实可感的故事展现代表为民服务的履职情怀。
为了扩大代表宣传,2023年三月,在《西安日报》推出“人大代表履职在一线”专栏,专栏坚持服务常委会中心工作,每月两期讲述人大代表的履职故事。围绕养老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职业技能教育等主题,刊登宣传报道多篇。同时,“西安人大”微信公众号、《西安人大》刊物设立代表宣传板块,运用评论、随笔、侧记、专访、纪实等体裁,塑造出个性鲜明、很接地气、亲民爱民履职为民的人大代表形象。
除对人代会建议收集情况、建议办理绩效评估等整体工作宣传外,研究室选择“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的典型建议进行深入报道。
“一条代表建议的闭环之旅”,以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