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好研究好践行好红色法治文化的陕西实践

2025年07月10日 字数:1000

  □文/孙立昊洋 马金顺 王斌通

  近年来,陕西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立法矩阵,推动红色法治文化在陕西活起来、立起来、亮起来。

  陕西,红色资源丰富。
  根据陕西省文物局官网信息,截至2024年5月31日,陕西共公布两批革命文物名录,包括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141处,可移动革命文物41226件(套),全省共有各类革命纪念馆76座。
  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一处处旧址都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闪耀着红色光芒。近年来,陕西充分发挥红色法治资源优势,在守住红色法治文化思想灵魂、精神内核、根本立场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要求,持续挖掘红色法治文化核心价值,传承好、研究好、践行好红色法治文化,使之转化为良法善治、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让红色法治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加大立法供给
  陕西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关于批准公布第七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批准并公布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个、名镇15个、名村17个,历史文化街区4片。
  截至目前,陕西已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个、名镇7个、名村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8个、名镇44个、名村55个,历史文化街区68片。
  《通知》指出,公布的第七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要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相关规定,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发展中保护,深入研究发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积极探索创新保护利用的新经验新路径,大力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
  《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是陕西省完善红色资源相关立法、发挥立法引导推动作用的具体体现之一。
  “推动红色法治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红色法治文化立法是关键一步。”陕西省委依法治省办副主任,省司法厅党组书记、厅长杨政国介绍,近年来,陕西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立法矩阵,推动红色法治文化在陕西活起来、立起来、亮起来。
  陕西把红色法治文化建设纳入地方立法和法治陕西建设总体规划,形成红色法治文化保护传承的制度体系。同时,加大立法供给,先后制定或修订省级地方性法规110余部,审查批准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80余部。
  “特别是《陕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条例》《陕西省延安革命旧址保护条例》《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铜川市陕甘边根据地照金革命旧址保护条例》《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