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法典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2025年07月10日
字数:884

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是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该法还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及公民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
资料显示,我国环保方面的法律主要有6部,包括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
除了上述法律外,还有一系列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如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等。这些法律针对特定的环境要素或资源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护和管理这些资源,防止其受到破坏和污染。
应该说,从1989年环境保护法正式通过,到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颁布、发布,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经进入法治化轨道。
2023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推进生态环境法典编纂”。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明确部署“编纂生态环境法典”。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把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写入立法规划,直至这次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我们离生态环境法典越来越近了。
整合多部单行法规
草案共分五编,依次为: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
高桂林向记者介绍说,这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也不是完全的新立新定,而是有机整合现行法律和规则。立法机关采取“适度法典化”的模式,将现行一系列法律整体或择其要旨要则纳入法典,同时针对尚未立法的前瞻性领域作出原则性、引领性规定。具体说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污染防治方面,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这些法律分别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污染防治作出了系统规定,法典将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污染防治篇章,使污染防治的法律规范更加系统、协调。
生态保护方面,涵盖了森林法、草原法、湿地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这些法律针对不同的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进行保护,法典将其有关生态保护的原则、制度、措施等进行梳理和整合,强化了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和修复。
资源利用方面,涉及矿产资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