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土地添彩的耕耘者

2025年06月03日 字数:1516


  为了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目标,近十年来,韩建农坚持以“3+X”特色产业发展,以促进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为目标,在总结完善渭北地膜玉米高产创建和高山冷凉蔬菜高效栽培经验的基础上,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多渠道筹集资金,扩大公司规模。使起初的家庭作坊式经营成为专业公司,公司现有管理人员11名,农艺师6名,长期用工200多人,短期用工500人以上。
  韩建农说,为了长足发展,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增添设备,目前各类农机具配套齐全,玉米播种机、农用拖拉机、三轮车、旋耕机、割草机、玉米脱粒机、植保无人机、行走式喷雾器、打药机、微耕机等农业机械80台(辆)。公司还修建了四层250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标准化蔬菜冷藏库20个(储存量800到1000万斤)、总占地面积30余亩;生产基地另有办公、宿舍、工棚、农机具、库房1000平方米。
  在地膜玉米高产创建中,韩建农根据旬邑气候特点积极组织引进适应性强、抗逆性突出、适宜高密度种植、产量潜力大的紧凑型中晚熟玉米高产品种,采取地膜全程覆盖、高密度种植、机械规格播种和测土配方集中施肥、株间打孔追肥、机械统一收获等六种措施,坚持统一供应良种、统一覆膜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作业等“五统一”工作法,建立了16000亩具有旬邑特色的渭北地膜玉米“吨粮田”示范基地,仅2022年,韩建农所种的地膜玉米平均亩产910.3 公斤,亩平均收入2457.8元,仅地膜玉米一项,公司收益1423.7万元。在高山冷凉蔬菜高效种植基地建设中,韩建农因地制宜组织引进大白菜、萝卜、甘蓝等蔬菜品种,以冷凉蔬菜育苗移栽、地膜栽培为切入点,集中示范增施有机肥、集中配方施肥和肥水一体化、机械适期播种、合理增加密度、节水微灌、病虫绿色无公害防控等高效栽培措施,采用“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和“直播+地膜覆盖”模式,建立高山冷凉蔬菜高效种植6500亩。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韩建农始终坚持采取“企业+基地+群众”的创新经营模式,突出地膜玉米、露地蔬菜种植。按照绿色产品生产要求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无污染控制。每年定期组织本场职工及当地群众参加技术培训,引导群众进行科学化种植、规范化管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公司成立技术服务队,聘请专家顾问,在玉米机耕、覆膜、播种、收获的各个环节定期指导农民作业,不断提升种植生产技术。每年收获时节,韩建农亲自挂帅,联系客户,组织农产品进行销售,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推动全县农业结构调整,产业扶贫等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韩建农先后被评为“咸阳十佳种粮能手”;农业部“全国种粮大户”;“旬邑县劳动模范”“咸阳市劳动模范”;咸阳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咸阳市最美人”。2023年6月,被授予全国农业农村部劳动模范。
  做为人大代表的韩建农,创业成功不忘初心,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了使企业发展与地方发展密切融合,带动地方产业发展。2021年5月,由韩建农组织实施,成功举办了“油菜花海醉旬邑”旅游文化周,获咸阳市“今年花开逛咸阳”活动突出贡献奖。2022年初,面对西安疫情防控严峻形势,韩建农慷慨解囊,捐献价值100多万元的60万斤大白菜。2022年11月韩建农又向处于高风险区的旬邑县城和重点村捐献50万斤大白菜、萝卜、菠菜、香菜,有力地支持了全县的新冠抗疫工作,得到全县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
  采访中,韩建农说,群众选举自己当人大代表,就是要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代表的职责,我自己为什么要把心思用在土地耕种上,就是看到现在的农民对土地的漠然,许多人认为种地划不来了,自己想给他们做个示范,用实践证明土地耕作到底有没有收益。通过实践证明,土地耕作大有可为,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自己还会坚持下去,不断探索,给农民树立一个样板,用行动呼唤人们关注土地,珍惜土地,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微薄的贡献。(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