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精神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人大工作
——专访宝鸡市渭滨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羊国义
2025年06月03日
字数:990

□文/本刊记者 李程 通讯员 杨晓伟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继承和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在守正创新中助推发展、护航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如何传承好、发扬好中国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大工作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就此,记者专访了宝鸡市渭滨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羊国义。
深刻把握中国精神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民族情怀固本培元、立心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人大队伍学思践悟新思想、砥砺忠诚拥护党、爱民为民守初心,既是履职,也是责任。”羊国义表示。
羊国义说:“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首先要做到强化理论武装,筑牢理想信念。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特别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心铸魂,坚持‘第一议题’‘党组中心组’学习研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建立党的创新理论‘四学’长效机制,开设代表培训‘思政铸魂’课程,不断深化对‘两个结合’的认识,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羊国义表示,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党的领导,落实“三个确保”。要认真执行党的决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把对“两个确立”的坚定拥护转化为“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确保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领导人员,确保党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要深化“两个联系”,砥砺为民初心。牢固树立人民史观,时刻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开拓“两个联系”新载体新渠道。坚持“四下基层”常态化推进,制定新修订《代表法》任务落实清单,健全完善代表参与调研视察、集中审议等制度,打造“代表约见”工作品牌,实施调查研究提质工程,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真正把群众呼声传到位,把人民的期盼谏到位,真正成为群众贴心人、代言人、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