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实干担当 凝聚代表力量
——子长市人大常委会以高质量代表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5年06月03日
字数:1548
□文/王贺保
子长市人大常委会把深化代表工作改革作为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健全代表工作机制,探索创新方式方法,全力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高效履职,用实干和担当推动代表工作提质增效。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是人大工作的力量之基。近年来,子长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对标新时代代表工作新要求,牢固树立尊重代表、依靠代表、服务代表理念,把深化代表工作改革作为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健全代表工作机制,探索创新方式方法,全力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高效履职,用实干和担当推动代表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代表学习培训 代表履职基础更实、水平更高
子长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代表学习培训作为一项固根本、管长远、担使命的“强基工程”,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培训,扎实推进代表学习培训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为代表执行代表职务、发挥职能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开宗明义,加强政治学习。换届之初,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代表履职基本知识,对新任代表进行全员培训,强化代表政治素质,促进代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引领代表站稳政治立场、履行政治责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主动践行新思想、适应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固本强基,强化履职培训。每年人代会后,邀请全国人大、省人大等专家教授围绕如何审议报告,依法参加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履职活动,从理论知识、法律法规、履职方法等方面作专题辅导,引导代表深入学习思考,互相交流探讨,为代表更高水平履职打好基础。
着眼所需,深化专业培训。每次开展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前,常委会相关工委都组织专业人员对参与代表进行专题培训,让代表了解活动主题、相关政策法规等,引导代表带着问题去看、去听、去思考、去交流,在学习中履职,在履职中学习,从实践中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
提升成效,用好线上平台。平时,注重将人大最新的政策法规、工作动态、履职故事等通过人大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等平台发送到代表手中,引导代表互相学习交流,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最大程度方便代表及时自主学习,全方位提升代表理论水平和学习实效,确保代表知识常更新、能力常提升。
管好用活代表家站 代表履职更主动、更积极
代表家站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也是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触角”延伸到基层的“神经末梢”。常委会把代表家站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特别是将代表联络站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建立常委会领导分片包抓、代表工委牵头、各工委分片包联机制,加强规范化建设、实效化运行、特色化打造,率先建成覆盖全市的37个人大代表联络站。
经过实践探索,创新总结并巩固提升代表联络站“125”工作法,使联络站运行更加规范、活动内容更具活力、作用发挥更富成效。省市县镇四级代表全员进站,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话民生,倾听和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激励和引导代表察民情、代民言、聚民智,“站”在人民之中,“联”在群众心里,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老百姓身边的“关键小事”,已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阵地、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重要平台、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载体。
为最大程度延伸代表倾听民意的深度和广度,拓展民情民意表达载体,给有专长的代表设立代表工作室,推行代表挂牌亮身份,增强代表荣誉感和使命感,引导代表就地履职,随时收集社情民意,代表履职更接地气、更贴近群众。任小梅、王红卫、马盼盼等代表工作室作用发挥明显,“小阵地”真正起到了“大作用”。
以民意定民事 民生实事更接地气、更暖民心
在具体实践中,子长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和市委工作大局相结合,把市委“中心”工作和群众“心中”的事相结合,使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既与市委同向,又顺应
子长市人大常委会把深化代表工作改革作为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健全代表工作机制,探索创新方式方法,全力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高效履职,用实干和担当推动代表工作提质增效。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是人大工作的力量之基。近年来,子长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对标新时代代表工作新要求,牢固树立尊重代表、依靠代表、服务代表理念,把深化代表工作改革作为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健全代表工作机制,探索创新方式方法,全力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高效履职,用实干和担当推动代表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代表学习培训 代表履职基础更实、水平更高
子长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代表学习培训作为一项固根本、管长远、担使命的“强基工程”,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培训,扎实推进代表学习培训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为代表执行代表职务、发挥职能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开宗明义,加强政治学习。换届之初,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代表履职基本知识,对新任代表进行全员培训,强化代表政治素质,促进代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引领代表站稳政治立场、履行政治责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主动践行新思想、适应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固本强基,强化履职培训。每年人代会后,邀请全国人大、省人大等专家教授围绕如何审议报告,依法参加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履职活动,从理论知识、法律法规、履职方法等方面作专题辅导,引导代表深入学习思考,互相交流探讨,为代表更高水平履职打好基础。
着眼所需,深化专业培训。每次开展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前,常委会相关工委都组织专业人员对参与代表进行专题培训,让代表了解活动主题、相关政策法规等,引导代表带着问题去看、去听、去思考、去交流,在学习中履职,在履职中学习,从实践中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
提升成效,用好线上平台。平时,注重将人大最新的政策法规、工作动态、履职故事等通过人大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等平台发送到代表手中,引导代表互相学习交流,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最大程度方便代表及时自主学习,全方位提升代表理论水平和学习实效,确保代表知识常更新、能力常提升。
管好用活代表家站 代表履职更主动、更积极
代表家站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也是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触角”延伸到基层的“神经末梢”。常委会把代表家站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特别是将代表联络站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建立常委会领导分片包抓、代表工委牵头、各工委分片包联机制,加强规范化建设、实效化运行、特色化打造,率先建成覆盖全市的37个人大代表联络站。
经过实践探索,创新总结并巩固提升代表联络站“125”工作法,使联络站运行更加规范、活动内容更具活力、作用发挥更富成效。省市县镇四级代表全员进站,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话民生,倾听和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激励和引导代表察民情、代民言、聚民智,“站”在人民之中,“联”在群众心里,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老百姓身边的“关键小事”,已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阵地、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重要平台、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载体。
为最大程度延伸代表倾听民意的深度和广度,拓展民情民意表达载体,给有专长的代表设立代表工作室,推行代表挂牌亮身份,增强代表荣誉感和使命感,引导代表就地履职,随时收集社情民意,代表履职更接地气、更贴近群众。任小梅、王红卫、马盼盼等代表工作室作用发挥明显,“小阵地”真正起到了“大作用”。
以民意定民事 民生实事更接地气、更暖民心
在具体实践中,子长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和市委工作大局相结合,把市委“中心”工作和群众“心中”的事相结合,使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既与市委同向,又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