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问道:一场精神与思维的深度对话
——咸阳市人大系统干部专题培训纪实
2025年06月03日
字数:1562
□文/咸阳市人大常委会
初春的重庆,薄雾轻笼,江水浩荡。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山城,展开一场为期五天的人大干部综合素养深度提升之旅。从红岩精神到新时代法治建设实践,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新经济发展到监督法深度解析,从智能政务应用到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从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到城市规划建设,每一个主题都像一扇窗,得以窥见时代发展的脉络,经历精神和思维的洗炼,感受改革创新的脉动,这次专题培训成为咸阳人大干部汲养蓄能、履职成长的“启动器”,为全市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根据工作安排,今年,咸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学习培训工作高度重视,精心确定培训主题、科学规划课程设置,重点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及人大履职核心能力提升,明确学习目标、纪律要求,确保培训系统性、规范性与实效性。
3月16日,专题培训开始。在开班仪式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田一泓做动员讲话,他从提高思想认识、注重方式方法、强化组织领导三个方面,寄语参训人员要坚定四个自信,提高履职本领,推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红岩精神: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上,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厉华道出了红岩精神的本质—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不叛党的崇高品格。红岩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一。
培训班学员们踏入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和渣滓洞、白公馆,在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一件件革命文物中,回首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革命意志。
江竹筠面对竹签酷刑,坚定地说:“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陈然在狱中写下《我的“自白书”》,展现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坚定信念。这些英雄事迹,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参观干部的心灵。
“这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红岩精神不仅是重庆的红色基因,更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精神坐标。红岩精神是在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不变。”参加培训的学员们表示,要从红岩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努力提升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咸阳市的民主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法治思维:新时代的治理之道
“法治可不是冷冰冰的约束绳,而是藏着14亿人幸福密码的智能芯片!”在新时代政治意识与法治思维培训课上,西南政法大学胡兴建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要义。通过回溯党史,分析我党革命和建设年代治理方式的转变,从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双重维度,解析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脉络与实践价值,揭示了法治思维不仅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人大工作者当以法治为剑,破除陈规陋习;以法治为盾,守护公平正义;以法治为尺,丈量权力边界。要让每一部地方性法规都成为社会进步的路标,让每一次监督问效都化作改革攻坚的号角,让每一次代表履职都传递人民至上的温度。”课堂上的生动案例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法治思维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政治责任。时代发展给人大工作带来新挑战,要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严谨的态度,投身到人大工作中。
宏观视野:把握发展大势而行
在宏观经济形势与新经济发展趋势分析课堂上,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丁从明教授为学员们打开了洞察当下全球经济的窗口,通过分析国家经济战略的演进及其成因以及对比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解读了新发展格局下地方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人大系统的学员们听得全神贯注,在互动环节,大家纷纷化身“问题达人”,抛出一个又一个犀利的问题。有人问道:“在新经济趋势下,如何更好地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丁教授迅速给出专业解答,从政策扶持到科技创新,从人才培养到市场拓展,每一点建
初春的重庆,薄雾轻笼,江水浩荡。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山城,展开一场为期五天的人大干部综合素养深度提升之旅。从红岩精神到新时代法治建设实践,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新经济发展到监督法深度解析,从智能政务应用到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从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到城市规划建设,每一个主题都像一扇窗,得以窥见时代发展的脉络,经历精神和思维的洗炼,感受改革创新的脉动,这次专题培训成为咸阳人大干部汲养蓄能、履职成长的“启动器”,为全市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根据工作安排,今年,咸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学习培训工作高度重视,精心确定培训主题、科学规划课程设置,重点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及人大履职核心能力提升,明确学习目标、纪律要求,确保培训系统性、规范性与实效性。
3月16日,专题培训开始。在开班仪式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田一泓做动员讲话,他从提高思想认识、注重方式方法、强化组织领导三个方面,寄语参训人员要坚定四个自信,提高履职本领,推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红岩精神: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上,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厉华道出了红岩精神的本质—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不叛党的崇高品格。红岩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一。
培训班学员们踏入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和渣滓洞、白公馆,在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一件件革命文物中,回首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革命意志。
江竹筠面对竹签酷刑,坚定地说:“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陈然在狱中写下《我的“自白书”》,展现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坚定信念。这些英雄事迹,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参观干部的心灵。
“这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红岩精神不仅是重庆的红色基因,更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精神坐标。红岩精神是在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不变。”参加培训的学员们表示,要从红岩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努力提升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咸阳市的民主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法治思维:新时代的治理之道
“法治可不是冷冰冰的约束绳,而是藏着14亿人幸福密码的智能芯片!”在新时代政治意识与法治思维培训课上,西南政法大学胡兴建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要义。通过回溯党史,分析我党革命和建设年代治理方式的转变,从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双重维度,解析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脉络与实践价值,揭示了法治思维不仅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人大工作者当以法治为剑,破除陈规陋习;以法治为盾,守护公平正义;以法治为尺,丈量权力边界。要让每一部地方性法规都成为社会进步的路标,让每一次监督问效都化作改革攻坚的号角,让每一次代表履职都传递人民至上的温度。”课堂上的生动案例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法治思维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政治责任。时代发展给人大工作带来新挑战,要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严谨的态度,投身到人大工作中。
宏观视野:把握发展大势而行
在宏观经济形势与新经济发展趋势分析课堂上,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丁从明教授为学员们打开了洞察当下全球经济的窗口,通过分析国家经济战略的演进及其成因以及对比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解读了新发展格局下地方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人大系统的学员们听得全神贯注,在互动环节,大家纷纷化身“问题达人”,抛出一个又一个犀利的问题。有人问道:“在新经济趋势下,如何更好地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丁教授迅速给出专业解答,从政策扶持到科技创新,从人才培养到市场拓展,每一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