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准化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5月10日 字数:1452
 □主持人/王燕霞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标准化的支撑和引领。为了对标上位法,落实国家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总结固化我省标准化工作经验成效和典型做法,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陕西省标准化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根据陕西省在“一带一路”中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作用,在总则中规定标准化工作贯彻“国际交流”的原则和指导思想;明确地方标准制定的项目建议、立项审查等环节。审议时,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标准化建设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正在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通过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增强市场透明度。当标准化成为行业共识,企业便能将更多精力投入技术创新和模式迭代,从而推动整个产业向高端化、集约化方向升级。经济社会越进步,对于行业标准化的要求就越高。要持续加大力度,全面提高标准化水平,助力企业发展壮大,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以标准助推创新发展引领时代进步
  标准化建设本质上是对资源配置、服务流程和产业协作的优化升级。
  李安茂说: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国际标准的表述,可否考虑加上纳入对科技项目立项和验收的重要指标,作为科技奖励的重要参考。鼓励采用推荐性标准改为鼓励采用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推荐性标准。
  史高领说:“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后增加“社会进步和产业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改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加对先进标准的制定实施等工作成效显著,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第二十五条在“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与标准研制协同机制”的基础上加大支持。
  郭小卫说:增加“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对标准的制定进行监督”的内容。在总则中增加对在标准化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条款。在标准的制定中,应对行业标准的制定提出原则要求。
  杨宗科说:“推动高质量发展”后增加“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后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涉及法律责任的表述要与上位法一致,“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改为“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彭红说:建议开设标准化工程细分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实施“标准工程师”认证制度。

  突出陕西优势推动标准化服务发展
  紧密结合陕西实际,对加强我省标准化工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井剑萍说:增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责任。按照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的要求,建立技术创新专利保护、标准提升和品牌推广支撑的机制,以标准助推创新发展,引领时代进步。要出现更多的陕西标准,以陕西的标准作为中国标准的重要基础,把陕西标准上升为中国标准,甚至国际标准。
  杨记明说:鼓励行业协会对地方特色产品制定相关标准,主管部门应按照相关程序予以认定或者推广。产品标准制定后,应加强宣传和培训。
  王军说:更加突出陕西优势和特色,推动标准化服务陕西发展。增加关于标准化创新发展的内容。加大对标准国际化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以标准化为工具,更好的走出去发展。第三章标准的实施中增加“支持自贸区在标准化工作中的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标准研制与互认等工作。”
  范九利说:在立法目的中突出绿色发展,绿色转型。一个是省、设区的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一个是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统一。将“给予补助”改为“给予奖励”。关于人才培养,在高校除了设置一些专业课程外,应在学科带头人方面立法上予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