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清廉高校”建设成为落实“清廉陕西”的重要单元

2025年05月10日 字数:1669
引导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显现。13所高校的《方案》中效果评价的标准或指标缺乏可测量的标准和指标,过度依赖于主观评价,难以提供客观标准和指标。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的官方材料来看,“清廉高校”建设效果既要有反腐败存量消除、增量趋于零、群众举报数量明显减少等客观指标,也要有防止腐败的法规制度、监督体系、政策策略等主观指标,但13所高校对《方案》实施的效果评价兼顾主客观结合不够,有根有据的科学性不足,测评结果没有充分运用到选人用人、职称评定、评优选模中。
  (四)一些高校对在治学、治校和管理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未列为“清廉高校”建设需要克服的核心内容之一。从学校层面来看,检查督查多,既上交自查报告,又现场调研汇报,既文山会海,又强调新闻报道。从教师角度来看,表现为既强调结果导向,又要求样样留痕;既广泛开展活动,又不强调实效等;动辄签“责任状”,启动“一票否决”事项,广泛存在与教师教育教学无关的各类活动。从学生角度来看,频繁举办各种华而不实的活动和比赛,已经逐步演变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舞台”,108所高校中仅有9所在《方案》中提到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字样,而且没有进一步列举存在的类型和克服的方法举措。
  三、新时代清廉高校法治建设的路径
  法治是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清廉陕西”建设为“清廉高校”建设提供了法治导向和政策支持。陕西清廉高校建设要从长远角度和自身特点出发,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一体推进“三不腐”,在以下四个方面更实更高地使力。
  (一)出台务实管用的清廉高校建设制度。一是明确清廉高校建设类型。目前清廉高校建设要对《意见》的内容类型化,有的放矢,目标要比较具体、比较聚焦,相关“制度”要有效执行。二是给“清廉”或“廉洁”界定可操作的范围,各高校要把“廉洁”作为一种“文化”有机渗透在高校各项工作中,不断修改完善“清廉高校”建设和主责主业有效融合的举措,为高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三是改变由纪委牵头负责推进“清廉学校”建设的体制机制,由党委直接牵头,纪委负责实施。四是抓住教学科研等关键权力定政策、作决策、审批监管等,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
  (二)“清廉高校”建设要突出高校工作内容的特点。一是站在引领社会发展的高度,探讨把“高等教育”放到和纪委、监委及法治等主体解决贪污腐化、滥用权力的第一方阵,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不想腐”。二是高校的《方案》要制定相应的条款来营造清正廉洁的学术环境。三是紧盯重点问题和对象以及新型、隐形腐败。四是明确清廉高校建设内容包括“校纪校风、师德师风、学术道德、‘四风’”等建设,注重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严格责任追究,防范风腐问题可能引发的政治问题。
  (三)“清廉高校”建设要大力培养师生的廉洁观。一要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重要内容。不将“三不腐”作为三个阶段或者三个环节割裂开来,按照《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廉”要素,在师生心里注入廉洁文化的疫苗。二要制定防范化解新学术不端的规章制度。三要守好一体化推进清廉学校建设的高校这段渠。高校是“清廉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链接学校和工作岗位,要种好“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让师生常修为政之德”责任田。四要开足开够消除腐败基因和培育大学生廉洁观的课程。
  (四)依规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还象牙塔里一片净土。一要去行政衙门。大力精简行政管理机构,对原有内设机构进行优化整合,消除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官僚主义问题。二要严控行政部门对学术工作过多干预,控制内部会议数量、发文数量、检查评比次数等,与时俱进修订各项具体制度,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纪检监察各项业务,提升纪委扫除象牙塔里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三要强调结果导向,强调科研教学实效,减轻教师、科研人员的非业务性工作负担;减少与教师教育教学无关的各类活动,克服样样留痕的形式主义。四要减少频繁举办针对师生各种华而不实的活动和比赛。
  基金项目:2025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一般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视野下新时代清廉陕西高校建设研究》(2025YB0313)
  编辑/李程(lcpup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