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站点融合建设
搭建起“立法直通车、民意连心桥”
2025年05月10日
字数:1495
道管理条例,耀州区石柱镇站点提出的制定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条例,耀州区枫林社区站点提出的制定消防车安全通道管理办法,宜君县彭镇站点提出的制定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市委党校哲学科社教研室基层立法联系点提出的制定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等。
站点融合建设,使立法内容更汇集民智。铜川市人大常委会站点融合建设立法联系点工作模式,极大拓展了基层群众参与立法的深度和广度,基层党代表、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参与立法有了便捷的通道,“原汁原味”的真知灼见被法规条文充分吸纳,成为高质量立法的“源头活水”。例如,王益区红旗街道代表联络站经过征集意见和讨论,提出城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条例中“卫生部门对二次供水设施设计方案一定要进行把关”等5条建议,其中4条被吸收采纳。又如,宜君县宜阳街道代表联络站征集到群众意见,认为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中“广大农村燃放烟花爆竹习俗浓厚,人居分散,对环境影响较小,划定为限放区域,必要性不大,且行政执法难度大、成本高”。经讨论后条例修改为除禁放区域外,不再划定“限放区域”。再如,几个站点的人大代表同时提出,《铜川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禁止新建、扩建燃煤发电、燃煤热电联产和燃煤集中供热项目”表述太过绝对,认为这样不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华能照金电厂二期建设影响较大。对此,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经查找相关上位法律法规、再次征求意见和讨论后进行了吸收。还如,耀州区世纪花园社区代表联络站征集到不少意见,其中一条为“有的人夜晚回家,在楼道大声说话、接打电话,关门声太大,太影响他人休息”,《铜川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对这一建议完全吸收。还如,王益区柿树沟社区站点在组织征求社区群众意见后提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要“完善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的相关流程,禁止将已经分类的生活垃圾混装混运”,这一建议被采纳;“禁止个人饲养烈性犬和大型犬”“饲养宠物犬须办理养犬证”等建议,被《铜川市养犬管理条例》采纳。
站点融合建设,使立法成果更赢得民心。立法法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铜川市人大常委会推进站点融合建设,立法全流程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从机制上保障公众多途径参与立法活动,体现立法为民价值取向,使每部地方立法都赢得了民心。例如,《铜川市城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条例》,明确了城市供水、卫生等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规定了二次供水设施建设、管理的标准,突出了水质随机检测和水质卫生监督检测结果向社会公布等制度,细化了二次供水及其管理活动的法律责任,使得《条例》更具操作性,赢得市民点赞,目前已有市民依据这个条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又如,《铜川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实施后,市民人身安全受燃放爆竹导致伤害的情况明显减少。再如,《铜川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用法治推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不仅增加了“依法保障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规定,还纳入“患流感应戴口罩、公筷公勺和分餐制”等一系列日常生活好做法好习惯,以法律“硬制度”促进文明习惯“软着陆”。累计献血12400毫升的退休职工王发财看到《条例》第26条“对表现突出的献血者和捐献者,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奖励”的规定后表示,这个规定既是对既往献血者的肯定,也有助于鼓励更多市民无偿献血、捐献干细胞等行为。还如,《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条例》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公民指明了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投放指引,规定了详细的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而且对生活垃圾的随意倾倒、混装混运等行为都规定了处罚措施,整个条例无论是对绿色发展还是为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大有裨益,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作者系铜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编辑/李卫锋(lwf263@163.com)
站点融合建设,使立法内容更汇集民智。铜川市人大常委会站点融合建设立法联系点工作模式,极大拓展了基层群众参与立法的深度和广度,基层党代表、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参与立法有了便捷的通道,“原汁原味”的真知灼见被法规条文充分吸纳,成为高质量立法的“源头活水”。例如,王益区红旗街道代表联络站经过征集意见和讨论,提出城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条例中“卫生部门对二次供水设施设计方案一定要进行把关”等5条建议,其中4条被吸收采纳。又如,宜君县宜阳街道代表联络站征集到群众意见,认为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中“广大农村燃放烟花爆竹习俗浓厚,人居分散,对环境影响较小,划定为限放区域,必要性不大,且行政执法难度大、成本高”。经讨论后条例修改为除禁放区域外,不再划定“限放区域”。再如,几个站点的人大代表同时提出,《铜川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禁止新建、扩建燃煤发电、燃煤热电联产和燃煤集中供热项目”表述太过绝对,认为这样不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华能照金电厂二期建设影响较大。对此,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经查找相关上位法律法规、再次征求意见和讨论后进行了吸收。还如,耀州区世纪花园社区代表联络站征集到不少意见,其中一条为“有的人夜晚回家,在楼道大声说话、接打电话,关门声太大,太影响他人休息”,《铜川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对这一建议完全吸收。还如,王益区柿树沟社区站点在组织征求社区群众意见后提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要“完善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的相关流程,禁止将已经分类的生活垃圾混装混运”,这一建议被采纳;“禁止个人饲养烈性犬和大型犬”“饲养宠物犬须办理养犬证”等建议,被《铜川市养犬管理条例》采纳。
站点融合建设,使立法成果更赢得民心。立法法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铜川市人大常委会推进站点融合建设,立法全流程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从机制上保障公众多途径参与立法活动,体现立法为民价值取向,使每部地方立法都赢得了民心。例如,《铜川市城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条例》,明确了城市供水、卫生等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规定了二次供水设施建设、管理的标准,突出了水质随机检测和水质卫生监督检测结果向社会公布等制度,细化了二次供水及其管理活动的法律责任,使得《条例》更具操作性,赢得市民点赞,目前已有市民依据这个条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又如,《铜川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实施后,市民人身安全受燃放爆竹导致伤害的情况明显减少。再如,《铜川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用法治推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不仅增加了“依法保障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规定,还纳入“患流感应戴口罩、公筷公勺和分餐制”等一系列日常生活好做法好习惯,以法律“硬制度”促进文明习惯“软着陆”。累计献血12400毫升的退休职工王发财看到《条例》第26条“对表现突出的献血者和捐献者,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奖励”的规定后表示,这个规定既是对既往献血者的肯定,也有助于鼓励更多市民无偿献血、捐献干细胞等行为。还如,《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条例》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公民指明了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投放指引,规定了详细的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而且对生活垃圾的随意倾倒、混装混运等行为都规定了处罚措施,整个条例无论是对绿色发展还是为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大有裨益,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作者系铜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编辑/李卫锋(lwf2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