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绿”勾勒美丽陕西图景

2025年05月10日 字数:1338
  然保护地等作用,鼓励更多社会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多形成和发布一些实质性成果,久久为功,就一定能让陕西的“绿色家底”更加厚实。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景耀平说,加强宣传教育,特别是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科普知识及典型案例的宣传,持续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氛围。加大监管力度,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的机制,保持对环境污染违法犯罪打击的高压态势。强化科技支撑,加强新技术新成果运用。加大对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齐力攻坚
  实现生态环境“各美其美”
  梳理了2024年陕西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绩,也生动诠释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生态发展与环境保护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保护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工作也不是一劳永逸,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力度。
  报告显示,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不优。PM2.5浓度高于全国平均5.7微克;一些地区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和建筑垃圾填埋场项目建设推进缓慢等问题。二是守护“三大屏障”还需加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秦岭区域部分建筑物(构筑物)无用地审批手续问题。黄河流域和“三北”工程攻坚战方面,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任务重。矿井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综合利用率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方面,随着汉江梯级电站的建设,水流速度减缓,面临富营养化风险等。三是绿色低碳转型压力大。基层环境执法、监测、应急能力不足,专业人员缺乏,技术力量和装备水平不高,生态环境数智化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坚决把环保问题清单改到位。要强化全过程管理,严格制度执行,持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继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守护好生态“三大屏障”;深入打好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进一步理清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的宏观战略思路,提出有针对性的举措,有效解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用地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常委会委员史高领建议,针对关中大气污染防治问题,建立“大模型”,系统施治、科学施治,措施更精准更科学更有效。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投入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加大对河小青青年环保志愿服务队伍的支持力度,拓宽青少年参与生态治理的平台渠道,引领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美丽陕西建设。”常委会委员徐永胜说,建立完善环境治理项目揭榜挂帅制度,加大对环境修复、微生物降解技术等领域初创企业的扶持力度,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将环保行动全面纳入信用体系建设,将垃圾分类、污染防治、绿色出行、循环利用等日常行为纳入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全民参与的普惠机制。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在这片土地守护中,凝聚着陕西广大干部群众铆足力气改善空气质量、下足功夫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一致、齐力攻坚,让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正不断得到满足。”退休教师王俊先继续说到,从高处俯瞰三秦大地,秦岭巍峨,林海苍翠,珍禽异兽栖息其间;渭河如带,碧波荡漾,两岸湿地鸥鹭翔集。黄土高原披上绿装,果园飘香四野。生态和谐,千年文化与自然之美交融,我们还要不断探索,为绿色发展、生态发展提供更多宝贵经验,共同绘就“美丽陕西”。
  编辑/燕子(hchwyx7810@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