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分”出美丽宜居家园

2025年04月07日 字数:1478

  □主持人/王燕霞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进行有效处置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把有用物资从垃圾中分离出来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每一个人每一次分类投放垃圾都会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也是对共同家园的呵护。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陕西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草案)》,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致认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质感,是切实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在有序推进,居民垃圾分类意识逐步增强,还存在分类管理体制机制不够科学、相关单位和公民对垃圾分类标准认识不充分、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不明确、生活垃圾混合投放、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等问题。通过地方立法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更好地满足老百姓对美好人居环境的向往。

 推动垃圾分类管理要形成工作合力
  王占峰说:增强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信心,形成工作合力,更高水平达成处理减量化、自然化、无害化目标。通过立法手段,进一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有关问题妥善解决。学习借鉴外省先进经验,结合陕西实际,推广适合居住分散地区的小形化垃圾处理设施。
  仲伟周说:部门职责要突出上下级部门的协调联动作用。第四十七条中将各级监管部门明确、统一起来。第四十四条中将各级评估部门之间的职责,特别是将上下级协调好。第八章法律责任方面,加大处罚力度,增强震慑作用。
  井剑萍说:要强调政府的主体责任,一是靠法律;二是政府责任;三是宣传;四是执行;五是处罚。
  杨远说:加快末端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分类投放、收运、处理的全链条衔接。推动跨区域经验互鉴,整合智能监管,台账管理等技术手段。推广“积分兑换”“绿色账户”等激励措施。在社区开展生活垃圾投放星级小区动态评定,鼓励物业和企业共建垃圾分类回收网络。第四十八条的标准,明确固废资源化利用责任,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
  王军营说:建议借鉴广西南宁垃圾处理做法,引入国有企业参与,强化统筹处理。
  王彪说: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倾斜性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汉丹江环境跨区域协同保护立法工作的协调力度。

  构建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长效机制
  田文平说: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原则,在规划中体现集成发展导向,促进垃圾处理园区化、产业化。鼓励和支持企业在居民小区、居民居住区、旅游景区等地设置有偿回收装置。增加垃圾处理设施和中转站周边环境污染治理责任的要求,减少和防止在处理、收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保障周边空气质量安全。不宜将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职责放在政府职责之中,调整至社会参与部分,与行业协会职责、志愿者服务等整合。
  鲍永能说:关于“投放时间”,应从实际出发,对生活垃圾特别是厨余垃圾不作投放时间的规定。加大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监管力度。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力度。加大政府投入,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
  杨记明说:第二章“规划与建设”增加“省市县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和布局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并从项目资金上予以支持”内容。要高度关注农村污水和垃圾治理,有效治理面源污染问题。重视冬季非煤治理后群众取暖问题,不能“一禁了之”。魏四新说:增加“在省级、设区市就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企业的项目建设上加强统筹,优化布局”内容。增加“省域内的”限定词的表述。二十四条第二款中改为“由小区所属单位、所在社区或者村(居)委会负责”。第三十条改为“对拒不分类的,应当及时报告所在地人民政府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