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扬帆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2025年04月07日
字数:1097





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启动运营,陕西氢能储氢等项目稳步推进,通海绒业等轻纺产业项目建成投运,陕西有色43万吨铝基新材料等铝下游项目实现试生产,“榆阳一号”成功首飞,航空运动基地投入运行,新质生产力释放出强劲动能。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万户,经济实力逆势赶超,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2000亿元大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农业总产值稳居全市第一,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百强区56位。
文旅融合“破圈出彩” 绘就诗与远方新图景
202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位于榆林古城老街的非遗小剧场,迎来场场爆满的火热情形。琴筝、陕北说书、榆林小曲、陕北道情、陕北民歌、秦腔等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节目,深深吸引了外地游客与本地市民。“这次来榆林真是收获颇丰,在非遗小剧场内,感受到了榆林最地道的地方文化特色。”来榆林旅游的江苏市民郑媛女士说。
非遗小剧场是由榆阳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打造的文化惠民演出剧场,位于榆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内,占地面积150平方米,可容纳100名观众,目前已展演1357场。“非遗小剧场自成立以来,场场座无虚席,门口经常围满了热情的观众,并多次接待外地游客。”非遗小剧场负责人刘宏飞表示。
此外,非遗展示馆内还设有榆阳书场、非遗活态技艺坊14处、非遗电商线下实体店1处、非遗泥塑榆林古城沙盘1处、非遗综合展厅和临展厅各1处,通过单独展柜、实体模型、现场演示、场景还原等多种方式,集中展示榆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近年来,榆阳区积极开展非遗工坊普查工作,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鼓励支持旅游景区引入非遗项目。除了榆林古城的非遗展示馆,我区还打造了陕北民歌博物馆非遗项目活态展演、夫子庙文化旅游街区非遗美食广场等文旅产品,建成的多处非遗传习所为60多名非遗传承人搭建集中展示非遗项目的平台,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见人见物见生活,焕发时代新活力。”榆阳区文旅文广局副局长张蓉说道。
高标准打造《高歌》等文艺精品,《歌从陕北来》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特色交响音乐会引爆西安、唱响北京;青云色草湾村、金鸡滩海流滩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榆林古城建成省级旅游休闲街区;“非遗+文旅”助推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榆阳经验”获得文旅部点名表扬,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9亿元,增长22%,“大美榆阳·陕北之窗”文旅效益持续释放。
民生保障“提档升级” 书写温暖幸福新答卷
2024年12月9日,在位于崇文路街道的黄委晋陕蒙监督局家属楼院内,随着电梯门缓缓开启,这里的居民正式启用加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