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5年04月07日
字数:1769
村、企业等开展调研436次,协调解决问题310余件,坚决做到县委有部署、人大见行动。”
突出中心大局 在服务发展中体现“人大担当”
“我们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立足职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坚持依法监督、正确监督、有效监督,让人大监督的刚性更强、实效更好、成色更足。”王辉表示。
王辉介绍,近年来,岐山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创新监督方式,打好监督“组合拳”,提升监督实效,以高效能监督助推高质量发展。一是“清单式监督”提升发展质效。紧跟县委工作重点、紧盯政府工作难点、紧贴群众关注热点,创新监督方式,积极开展“微询问”,提升监督刚性和实效。去年以来,听取和审议加强“一城两区”建设、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专项报告27项,以“评议+询问”的方式对优化营商环境等六项工作进行“全面体检”,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二是“精准式监督”增进民生福祉。聚焦群众关心关切,对全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开展集中视察,以“监督力度”提升“民生温度”。三是“紧盯式监督”助推法治岐山建设。依法履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职责,对《岐山县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等文件开展备案审查,实现了备案审查制度化、常态化;对6名常委会任命人员进行履职评议;对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等开展执法检查5次,助推法治岐山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突出代表主体 在为民尽责中凝聚“人大力量”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我们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做好代表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创新代表工作机制,以高效服务激发代表履职活力,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王辉表示。
“我们探索推进‘三个三’工作机制,把‘数字人大’理念融入代表联络站建设,建成投用凤鸣镇城北村‘数字人大’智慧平台服务中心,全县61个镇、村、社区、工业园区代表联络站提质增效。持续深化‘双联系’,把全县947名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编排进站,常态化开展接待、走访活动,先后开展学习交流、述职评议等650余场次,累计走访选民5万余人次,反映和解决群众关注的农产品流通、美丽乡村建设等问题和诉求480余件,架起了沟通民意的‘连心桥’。”
“我们聚焦民生保障和改善,同步启动县、镇两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组织广大代表全过程参与,实现意见收集、项目论证、代表票决、项目实施、跟踪监督、集中测评‘全链条’闭环运行,让民生实事项目真正成为‘民心工程’。”王辉介绍,去年以来,岐山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行群众“点单”谋项目、代表“议单”定项目、政府“买单”建项目、人大“验单”督项目,召开全县民生实事项目推进现场会,2024年县、镇两级39个民生实事项目全部落地见效,进一步擦亮了群众“幸福底色”。
突出固本培元 在守正创新中树好“人大品牌”
“做好人大工作,自身建设是关键。近年来,岐山县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四个机关’定位,着力抓好政治引领、制度建设、模式创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推动人大工作开创新局面。”王辉表示。
王辉介绍,岐山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强化机制保障,修订完善《岐山县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启用人大常委会电子表决系统,进一步提升了人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同时,持续加强人大干部、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建设,积极开展学习培训、岗位练兵、业务交流等活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方式,高质量举办履职能力培训班两期,280余名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集中“充电赋能”,锻造了一支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持续加大新闻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报、刊、网、微”融合优势,密切与新闻媒体联系,挖掘人大亮点,讲好人大故事,传播人大声音,唱响人大“主旋律”。去年以来,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32篇,80余篇信息稿件在人民网、《陕西日报》《民声报》等报刊及省市人大网站、主流新闻媒体刊发,连续三年荣获省人大报刊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岐山人大工作凝聚力、传播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坚持制度自信,落实‘四个机关’要求,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岐山新篇章贡献更多的人大力量。”王辉表示。
编辑/李程(lcpupu@126.com)
突出中心大局 在服务发展中体现“人大担当”
“我们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立足职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坚持依法监督、正确监督、有效监督,让人大监督的刚性更强、实效更好、成色更足。”王辉表示。
王辉介绍,近年来,岐山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创新监督方式,打好监督“组合拳”,提升监督实效,以高效能监督助推高质量发展。一是“清单式监督”提升发展质效。紧跟县委工作重点、紧盯政府工作难点、紧贴群众关注热点,创新监督方式,积极开展“微询问”,提升监督刚性和实效。去年以来,听取和审议加强“一城两区”建设、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专项报告27项,以“评议+询问”的方式对优化营商环境等六项工作进行“全面体检”,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二是“精准式监督”增进民生福祉。聚焦群众关心关切,对全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开展集中视察,以“监督力度”提升“民生温度”。三是“紧盯式监督”助推法治岐山建设。依法履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职责,对《岐山县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等文件开展备案审查,实现了备案审查制度化、常态化;对6名常委会任命人员进行履职评议;对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等开展执法检查5次,助推法治岐山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突出代表主体 在为民尽责中凝聚“人大力量”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我们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做好代表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创新代表工作机制,以高效服务激发代表履职活力,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王辉表示。
“我们探索推进‘三个三’工作机制,把‘数字人大’理念融入代表联络站建设,建成投用凤鸣镇城北村‘数字人大’智慧平台服务中心,全县61个镇、村、社区、工业园区代表联络站提质增效。持续深化‘双联系’,把全县947名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编排进站,常态化开展接待、走访活动,先后开展学习交流、述职评议等650余场次,累计走访选民5万余人次,反映和解决群众关注的农产品流通、美丽乡村建设等问题和诉求480余件,架起了沟通民意的‘连心桥’。”
“我们聚焦民生保障和改善,同步启动县、镇两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组织广大代表全过程参与,实现意见收集、项目论证、代表票决、项目实施、跟踪监督、集中测评‘全链条’闭环运行,让民生实事项目真正成为‘民心工程’。”王辉介绍,去年以来,岐山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行群众“点单”谋项目、代表“议单”定项目、政府“买单”建项目、人大“验单”督项目,召开全县民生实事项目推进现场会,2024年县、镇两级39个民生实事项目全部落地见效,进一步擦亮了群众“幸福底色”。
突出固本培元 在守正创新中树好“人大品牌”
“做好人大工作,自身建设是关键。近年来,岐山县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四个机关’定位,着力抓好政治引领、制度建设、模式创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推动人大工作开创新局面。”王辉表示。
王辉介绍,岐山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强化机制保障,修订完善《岐山县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启用人大常委会电子表决系统,进一步提升了人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同时,持续加强人大干部、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建设,积极开展学习培训、岗位练兵、业务交流等活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方式,高质量举办履职能力培训班两期,280余名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集中“充电赋能”,锻造了一支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持续加大新闻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报、刊、网、微”融合优势,密切与新闻媒体联系,挖掘人大亮点,讲好人大故事,传播人大声音,唱响人大“主旋律”。去年以来,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32篇,80余篇信息稿件在人民网、《陕西日报》《民声报》等报刊及省市人大网站、主流新闻媒体刊发,连续三年荣获省人大报刊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岐山人大工作凝聚力、传播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坚持制度自信,落实‘四个机关’要求,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岐山新篇章贡献更多的人大力量。”王辉表示。
编辑/李程(lcpup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