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代表作用 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新亮点

——泾阳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取得新成效

2025年04月07日 字数:1553
  □文/张勃 寇鹏娟
 
 泾阳县人大常委会尊重代表、依靠代表、服务代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完善民意表达平台,促使全过程人民民主“泾阳实践”取得了新的成效,交出满意成绩单。

  强化学习培训 赋能代表履职
  泾阳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鼓励和支持代表加强学习,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全面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和素养。
  “加强代表学习培训是做好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重要基础。”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宣朝说。泾阳县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学习培训作为一项重点任务,组织代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中央和省市县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突出《宪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夯实基础、巩固深化,引导代表聚焦县委工作重点指向哪里,各项工作就推进到哪里。
  高度重视代表履职培训,编印发放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手册、学法用法资料汇编等800余册;组织1100余名四级人大代表参加初任代表全员培训;通过开展“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专班培训、“怎样当好人大代表”主题培训等形式,促使代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履职能力,践行使命担当。
  鼓励代表关注全国人大、陕西人大、咸阳人大等微信平台,学理论、政策和经验;在泾阳融媒“理论课堂”版块推出“人大代表履职知识问答”100余期,向代表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过程人民民主、代表履职等知识。
  组织代表深入村组、企业、社区,在田间地头向群众请教,在生产一线向群众学习,在社区向群众了解情况,带着“含有泥土的心声”“流水线上的呼声”“社区群众的回声”的温度,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学到经验、丰富自身。同时也及时将收集到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整理为意见建议,精心打磨、反复论证……代表的履职更有底气、更有作为。
  发挥主体作用 书写灿烂的履职篇章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是泾阳县十八届人大代表的庄严承诺。他们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引领书写履职为民的“代表答卷”。省人大代表王建军在走访联系群众、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方面下足了功夫,带领群众种植甜柿3000亩,每年增收在1500万元以上,深受群众爱戴。
  2024年7月份,应对极端天气,42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闻汛而动”,在一线参与防汛、救灾等工作,主动亮身份、做表率,真情为民服务显担当。兴隆镇双槐村内排水渠道老化、堵塞,雨水难以排出,低洼道路出现大面积积水,市县人大代表张晨带领村内群众冒雨清理堆积物,疏通排水渠,群众纷纷点赞。本届以来,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履职建功‘三个年’·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和“代表进万家走访调研”“进村组、进千企、到农户”“大走访”等活动95场次,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建议,了解民生民意,各行各业代表履职身影更忙碌。
  2022年以来,邀请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和参加人大调研视察、参与“一府一委两院”活动816人次,代表履职渠道不断拓展、履职方式更加多元。连续两年组织市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合视察重点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等工作开展情况,与政协委员共同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良策、谋发展、做贡献,唱响代表履职“好声音”。邀请劳模、工匠及职工代表参与人大监督工作256人次,赵良妙、张明科、庞启勇等劳模、工匠代表为泾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献智献力,进一步丰富创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泾阳经验”。
  聚焦“所盼所愿” 提高建议办理质量
  “每一件建议都承载着全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大代表的期盼,所以一定要把代表建议办好、办实、办到群众心上。”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东京说。
  泾阳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按照“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等要求,不断改进提升建议办理工作质量和水平,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高质量代表建议办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紧扣“提交办督评”五个环节,制定《主任会议组成人员重点督办代表建议的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