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上建“家站”代表赋能促发展
——汉阴县人大常委会产业代表联络站建设纪实
2025年03月10日
字数:1173

□文/文毅 廖云
近年来,汉阴县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省委深化“三个年”活动部署及市委、县委工作要求,聚焦人大代表作用发挥,创新在产业链上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最大限度把代表聚集在产业链、职责履行在产业链、作用发挥在产业链,实现发展产业和履职效力的互促互进,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人大力量。
近年来,汉阴县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省委深化“三个年”活动部署及市委、县委工作要求,聚焦人大代表作用发挥,创新在产业链上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最大限度把代表聚集在产业链、职责履行在产业链、作用发挥在产业链,实现发展产业和履职效力的互促互进,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人大力量。
高标准建站
把代表力量聚集在产业链上
探索创新,助力首位产业壮大。新材料产业是汉阴县培育打造的首位产业,规上企业户数和工业总产值均占全县工业的近“半壁江山”。围绕助推全县首位产业发展,汉阴县人大常委会主动作为,2023年初,在祥之瑞环保公司建立了汉阴县新材料产业链人大代表联络站,按照“九有标准”,配置了接访室、会议室、活动室,吸纳11位市、县人大代表进驻。这是安康市首个建立在产业链上的代表联络站,也是汉阴县人大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创新探索在产业链上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助力产业链企业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打造出的一个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代表履职新抓手、新平台、新高地。
因地制宜,助推特色产业发展。走进汉阴县铁佛寺镇的蚕桑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绿色、清新扑面而来,“访农情、知农需、解农忧、办农事、助振兴”的工作目标十分醒目精准,站点职责、接待制度、驻站代表工作职责、活动计划等制度清晰明了。
“我镇立足山林经济发展定位,大力发展传统蚕桑特色产业,进一步激活人大代表助力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在县人大指导下成立了蚕桑产业链人大代表联络站,按照熟悉蚕桑产业、掌握专业技术、侧重农业一线的选配原则,吸纳12名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进站,推行‘三个一’工作举措,常态化开展活动,助力蚕桑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市人大代表、汉阴蚕桑产业链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马文佩介绍。
“产业落地在哪里、站点就搭建到哪里,代表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汉阴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邦平说:“在实现全县162个县、镇、村(社区)三级代表联络站建成并规范化运行的基础上,我们聚焦汉阴五大主导产业和各镇特色产业,按照试点先行、分级建设的原则,先后在新材料、蚕桑、猕猴桃等优势产业上建立代表联络站,搭建起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代表履职新平台,把人大代表牢牢镶嵌在产业链上,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服务
将代表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上
产业链上的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各级人大代表当好产业发展“服务员”,助推产业发展,搭建了有效平台,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