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履职助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2025年03月10日 字数:1847
实好全会精神,贯通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县委十六届十四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各项安排部署,紧扣“5775”发展战略,聚焦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站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充分发挥人大“四个作用”,以法治思维、人大视角更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以改革创新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大实践 让人民的获得感彰显改革的含金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
  汉阴县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发挥人大制度优势,立足人大职能定位,整合人大资源力量,凝心聚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紧扣深化“三个年”活动,创新在新材料产业链、猕猴桃产业链、蚕桑产业链上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并联合县委组织部门成立新材料产业链党委,推动“党建链+代表链+产业链”三链融合,助推新材料产业成功入选2024年度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扎实开展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审查监督,针对人民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月河川道供水事项、减轻教育教学负担、城区教育资源优化调整、医保经办开展专题调研,督促政府采取有力举措加强整改,取得明显成效。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力量,是变局中的破局人,新局里的开局者。
  黄邦平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要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五个显著优势”“八个必须坚持”以及“四个机关”建设重要要求等方面,充分认识人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责任,以改革创新赋予人大工作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质。要进一步深化“双联系”制度,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更好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服务发展、推动改革决策落实的作用。要加强跟踪督办代表建议,增强代表建议办理实效,推动建议办理工作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继续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推动政府决策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做到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决扛起新时代新征程汉阴人大的使命担当 为奋力谱写现代化汉阴新篇章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改革和法治是“破”与“立”、“变”与“定”的辩证统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汉阴县人大常委会努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积极探索基层实践创新,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可感、可触、可知。
  高水平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建立立法信息采集点153个、立法征询单位29个、立法协作单位3个,聘任立法信息员(联络员)234人,先后对省市32部法律法规收集整理上报立法建议199条,13条意见建议被采纳吸收,把群众的朴素愿望转化为立法需求,厚植立法意见征询的民主底色。高质量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在民生实事项目征集过程中,常委会积极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广泛听取意见,多渠道征集建议,充分听取来自人民的声音,确保把“民声”变“民生”。高效能搭建民意表达新平台,坚持以“全覆盖建好家站、高效能管好家站、常态化用好家站”为目标导向,推动实现代表家站建设迭代升级,积极组织“履职建功‘三个年’·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人大代表“双岗”讲述24人次,组织市五届人大代表汉阴中心组赴汉开展民生实事、文旅产业发展情况视察,邀请县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20人次,安排参加“一府一委两院”有关会议和活动40人次,充分保障了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代表履职责任感、归属感、成就感不断增强。
  黄邦平表示,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是立法机关,要坚持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相统一相衔接,主动适应改革需要,围绕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通过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汉阴基层立法联系点,把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立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人大工作与群众需求双向互动、精准回应。要推进立法联系点与代表联络站“点站”融合共建,采取“走出去+沉下去”的方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要突出监督刚性,采用“小切口+大闭环”的监督方式,综合运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工作评议等“组合拳”,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以高质量履职成效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汉阴新实践。
  编辑/李程(lcpup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