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防范化解公共卫生风险
2025年03月10日
字数:1039

2024年6月,突发事件应对法修订草案高票通过。亮点集中在完善管理与指挥体制、完善信息报送和发布制度、完善应急保障制度、加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作用等方面。
围绕风险防范,2024年立法工作精准发力出实招,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不断完善解决问题的理念、思路和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注入法治动力。
6月,在万众期待下,突发事件应对法修订草案高票通过。新修订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共8章,条文从70条增加到106条,有58条作了调整修改和完善。亮点集中在完善管理与指挥体制、完善信息报送和发布制度、完善应急保障制度、加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作用等方面。特别是在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同时,也增强了系统性、协同性,及时有效回应时代要求、实践需求和群众关切。
同样是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2024年9月继续接受审议。作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传染病防治法此次修法对于总结近年来传染病防治经验和重点难点问题,促进传染病防治法治化,意义深远。
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二审稿相比此前草案一审稿主要的修改包括:完善传染病的分类,将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等其他传染病明确为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完善监测、报告和预警规定;完善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实施程序;完善疫情控制措施,严格限定有关措施的适用条件;做好与有关法律规定的衔接。
公共卫生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政治大局稳定。目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主要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现行法律制度为有效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制度协调衔接等方面存在短板和不足,需要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因此,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列入本届立法规划和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9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主要规定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坚持党的领导,明确应对管理体制,压实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责任;坚持常备不懈,做好应急准备;完善监测预警报告制度,及时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完善应急处置制度,统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与经济发展。
同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适用本法;本法未作规定的,适用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传染病防治法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应对专门作出规定的,适用其规定,做到处理好与“左邻右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