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字当头 勇毅前行 以奋斗姿态为金融强国之路贡献农商行力量

2025年02月11日 字数:1748
    常态化开展“普惠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

    “六三三五”管理理念体系成功发布

    举办“丝绸之路农商银行发展联盟——第四届农商银行董事长圆桌会”


务,探索形成“党政主导+纪委监督+金融科技支撑”的有益做法。进一步推动“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平台建设,推进产权交易中心建设走深走实。乡村振兴暨“三资三化”平台案例成功入选《西安市清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文件资料汇编》。
  “在‘六个银行’发展定位中,我们把‘乡村振兴的主流银行’放在首位,彰显支农‘主力’银行担当。”李彬表示,将加强科技赋能,探索金融科技与乡村振兴领域金融服务的有机融合,不断下沉服务,增强客户黏性,切实做到金融为民、情暖人心。
  服务实体经济推动转型新突破
  创新驱动,助力科创蓬勃发展。紧扣西安“双中心”与秦创原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为省内科技企业园区及重点产业链核心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不断增强产品适配性,满足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需求,提升科技型企业贷款占比,以“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来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持续支持科技创新、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
  绿色金融,护佑生态绿水青山。作为西北地区首家签署《负责任银行原则》的法人银行,成功发行20亿元绿色金融债,成为陕西省首家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地方法人机构。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农业、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业务拓展力度,稳步提升绿色信贷占比,为生态环保事业贡献金融力量。
  普惠金融,汇聚微光温暖民心。聚焦小微金融领域,坚持申请环节减少资料、审批环节缩短时效、沟通过程提高效率,持续优化提升普惠小微业务。建立专属管理政策及信贷审批机制,细化操作规程,确保普惠小微信贷高效、便捷、可得。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全行23家一级机构实现普惠专营团队的全覆盖。同时,进一步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引导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做到快速便捷、利率适宜,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突破200亿元大关。
  关爱银发群体,提高适老化服务水平。积极承办西安市老年群体“零钱包”发放启动仪式,助力健全面向老年群体的适老化支付服务体系。成功上线手机银行关爱版。设立“长者驿站”“饭大爷”等老年客户服务专区,组建“银龄计划”“暖阳爱心天使”“点单派单”助老服务队,护航“银发族”乐享金融服务。金融适老化服务案例荣获“中国银行业机构金融消保与服务创新优秀案例”。
  数字转型,驰骋数字金融赛道。加快推进自身数字化转型,聚焦智慧教育、养老、医疗、文旅等重点民生领域,依托科技推出个性化、定制化特色贷款产品和金融服务,提高消费者的融资便利度,增强数字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数字化转型与IT规划项目荣获“2024中国国际金融展金鼎奖——科技赋能业务创新案例奖”。
  凝聚奋进力量,扬帆起航新征程
  2024年伊始,“秦农色彩”在城市的街头巷尾、荧屏内外闪耀。作为立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前沿阵地的区域性银行,从“丝路春晚”到以“丝路送福官”的角色为来往游客送出新年祝福;从再次冠名大唐不夜城主灯到“吉祥龙”与“甲骨福文”相结合的创意获得央视新闻直播节目近2分钟的持续关注,霸屏背后的“流量密码”,正是其对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不懈追求。
  与之一脉相承,于2024年成功发布涵盖“六个银行发展目标”“三个主张文化定位”“三条核心理念”“五条应用理念”的“六三三五”秦农银行管理理念体系,扎实推进管理理念提升。“秦农 情更浓”主传播语激励着每一位秦农人同心同行,成为引领秦农人奋斗的标杆旗帜。
  深耕农村金融同业合作领域,接续举办第四届“农商银行董事长圆桌会”。会员单位达113家,资产规模突破5.3万亿元,已然成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金融合作组织和在全国农商银行系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金融合作平台,持续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农商力量”。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秦农银行成立十周年。十载栉风沐雨,十载春华秋实。十年,不仅是稳健发展的里程碑,更是勇攀高峰的新起点。秦农银行将坚守金融为民守初心,植根三秦沃土谋发展,创新变革,探索先行,以党建培根铸魂,以理念凝聚人心,以创新驱动发展,以服务践行担当,擎旗奋进,勇开新局,向着打造全国一流农商银行的目标全力迈进,为奋力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秦农力量”。
  供稿单位:秦农银行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