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全时空 绩效大提升
2025年02月11日
字数:1412
评估结果为依据,持续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精准性、规范性。对人大监督重点、方法、程序、结果运用等大方向,以及政府报告内容、形式、时间节点等小细节作出明确规定,并建立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联动机制,形成了发现问题、交办问题、反馈问题、整改落实的监督“闭环”。同时,建立人大代表参与预算绩效评审工作机制,明确要求在市级预算绩效评审专家库中,要有一定比例的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预算咨询专家,全程参与评审工作,为人大全过程监督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先决条件。
深入调研破难题
实践证明,预算绩效监督要从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从制度性监督向效益性监督、从事后监督向全过程监督转变。宝鸡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发挥人大优势,扎实开展调研活动,着力破解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促进工作开展。针对预算绩效目标难确定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十一月组织人大代表实地调研,围绕市委党代会确定的“十项重点任务”,精心选题,截至2024年11月,已将市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等5类重大专项资金、宝鸡大剧院音乐厅运行等20个重点项目资金、市住建局等15个市级部门整体支出纳入预算执行、绩效运行“双监督”范畴。选取一定数量具有财经、预算、审计、税务、国资等背景的代表、专家、学者对预算绩效目标进行专题调研和反复论证,组织审计、财政等部门集中会审重要绩效目标、开展测评,从中发现一些部门和单位绩效理念不牢固、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等现实问题,市人大常委会督促财政部门立即整改提升,建立预算安排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对绩效好的优先保障,对绩效一般的督促改进,对低效无效的削减取消,对长期沉淀的一律收回。同时将绩效结果转化为预算安排的标准,将绩效优劣作为支出安排的依据,解决预算与绩效“两张皮”的问题。
实时监督提质效
该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全时空、全链条、全过程监督,在实时监督中发现部分项目存在推进不平衡、支出进度慢等问题,而在评价评审过程中,部分人大代表普遍反映每一类绩效目标都有其对应的评价指标,类目繁多、数据庞杂,存在“看不懂”“不会审”的情况。为此,宝鸡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建立了《宝鸡市人大常委会监督评价市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情况指标体系》,将预算绩效管理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和数学分析,将晦涩难懂的绩效目标转化为客观统一、细化量化、可比可测的人大监督评价指标。在连续三年人代会期间,常委会预算工委运用指标体系、预算审查监督APP和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将财政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情况进行数字化转变,让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拿到了一份内容详实、图文并茂的分析报告,审议一目了然、高效便捷,分析、研判、评价过程一气呵成。组成人员在审议过程中指出的短板弱项精准到位,提出的意见建议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审议质量和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同时,该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改变以往坐堂审查、听取汇报的监督方式,借助已建成的预算联网监督平台,实施“线上+线下”联合审查监督方式,将重点绩效目标全部纳入平台监测范围,实现了从立项、运行、决算到结果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绩效监督。在联网审查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经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研究后,按月向有关部门进行通报或交办,并要求相关部门在规定期限内向财经委反馈处理结果,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报告。目前,已向财政、交通运输等单位发送涉及支出进度、项目推进等监督意见函28期,反馈预警信息480余条,监督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更有力度、更见实效。
编辑/燕子(hchwyx7810@sina.com)
深入调研破难题
实践证明,预算绩效监督要从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从制度性监督向效益性监督、从事后监督向全过程监督转变。宝鸡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发挥人大优势,扎实开展调研活动,着力破解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促进工作开展。针对预算绩效目标难确定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十一月组织人大代表实地调研,围绕市委党代会确定的“十项重点任务”,精心选题,截至2024年11月,已将市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等5类重大专项资金、宝鸡大剧院音乐厅运行等20个重点项目资金、市住建局等15个市级部门整体支出纳入预算执行、绩效运行“双监督”范畴。选取一定数量具有财经、预算、审计、税务、国资等背景的代表、专家、学者对预算绩效目标进行专题调研和反复论证,组织审计、财政等部门集中会审重要绩效目标、开展测评,从中发现一些部门和单位绩效理念不牢固、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等现实问题,市人大常委会督促财政部门立即整改提升,建立预算安排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对绩效好的优先保障,对绩效一般的督促改进,对低效无效的削减取消,对长期沉淀的一律收回。同时将绩效结果转化为预算安排的标准,将绩效优劣作为支出安排的依据,解决预算与绩效“两张皮”的问题。
实时监督提质效
该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全时空、全链条、全过程监督,在实时监督中发现部分项目存在推进不平衡、支出进度慢等问题,而在评价评审过程中,部分人大代表普遍反映每一类绩效目标都有其对应的评价指标,类目繁多、数据庞杂,存在“看不懂”“不会审”的情况。为此,宝鸡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建立了《宝鸡市人大常委会监督评价市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情况指标体系》,将预算绩效管理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和数学分析,将晦涩难懂的绩效目标转化为客观统一、细化量化、可比可测的人大监督评价指标。在连续三年人代会期间,常委会预算工委运用指标体系、预算审查监督APP和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将财政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情况进行数字化转变,让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拿到了一份内容详实、图文并茂的分析报告,审议一目了然、高效便捷,分析、研判、评价过程一气呵成。组成人员在审议过程中指出的短板弱项精准到位,提出的意见建议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审议质量和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同时,该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改变以往坐堂审查、听取汇报的监督方式,借助已建成的预算联网监督平台,实施“线上+线下”联合审查监督方式,将重点绩效目标全部纳入平台监测范围,实现了从立项、运行、决算到结果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绩效监督。在联网审查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经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研究后,按月向有关部门进行通报或交办,并要求相关部门在规定期限内向财经委反馈处理结果,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报告。目前,已向财政、交通运输等单位发送涉及支出进度、项目推进等监督意见函28期,反馈预警信息480余条,监督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更有力度、更见实效。
编辑/燕子(hchwyx7810@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