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陪伴”力量架起司法民意“连心桥”

2025年02月11日 字数:1533
民陪审员法〉情况的报告》。在会议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人大代表提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人民陪审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规范运行载体,增强人民陪审工作实效。强化选用培训,提升人民陪审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保障机制,改善人民陪审员履职条件”等意见建议。会后,常委会印发书面审议意见,梳理提出“实施人民陪审员法重要性认识还需加强,陪审员选任的数量和质量还需优化,陪审员参审机制和质效还需提升,陪审员队伍管理和保障还需完善”等问题,以“审议意见+问题清单”形式交办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限时办理并给予书面答复。
  2024年4月,商洛法院、司法和公安机关及时开展人民陪审员换届,按照法定程序选任了607名人民陪审员。市法院与财政局、公安局、司法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商洛市人民陪审员相关工作的通知》,七个县区法院制定《人民陪审员自主管理委员会章程》《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流程规范》等制度,对人民陪审员实行规范管理。洛南县法院、丹凤县法院,制定了《随机抽取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的实施办法》等规定,采取“一般案件随机抽取+特殊案件专业适岗性匹配”相结合的方式选定人民陪审员,确保陪审员均衡参审的同时提高了陪审工作质效。全市两级法院、基层法庭为人民陪审员配备办公室52间,为其阅卷、办公提供条件,确保其有不少于三天的阅卷时间。从2024年起,将陪审经费列入市级财政专项经费预算,统一全市法院陪审补助标准,并建立增长机制,激发陪审员履职的积极性。
  2024年9月和10月,市人大常委会对商洛法院落实审议意见情况进行视察检查,并在常委会上进行满意度测评。委员们一致认为,“全市两级法院能够对标审议意见要求,通过加强政策宣传,深化对人民陪审员制度认识。健全工作机制,提升人民陪审工作质效。优化选用培训,规范人民陪审员管理。加大协调沟通,保障人民陪审员履职,《审议意见》得到有效落实”,测评结果为“满意”格次。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持续监督下,商洛法院对人民陪审员的制度宣传、选拔任用、培训管理、有效参审、履职保障等各项工作进行改进,切实将审议意见转化为提升陪审质量的强大动力。
  健全机制措施,增强陪审质效
  商洛法院以本次市人大常委会视察检查为契机,推进人民陪审员参审制度深化落实,做好“公正与效率”和“民主与法治”更优结合的文章,让每一名人民陪审员都能在参与案件审判中发挥应有作用、独特优势。商洛中院设立“商洛市涉诉诊疗行为合规性审查工作室”,建立环境资源案件人民陪审员专家库,选任8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师,20名环保、林业、农业等专业工作人员担任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专业性较强的案件,相关做法被省高院推广。商洛法院借鉴“枫桥经验”,印发《切实加强人民法庭诉源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邀请人民陪审员参与到“三源共治”工作当中,法官与人民陪审员共同做好矛盾纠纷诉前化解、案件诉中调解、判后释法答疑、普法宣传等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山阳县法院陪审员参与案件调查取证,镇安县法院陪审员参与执行工作,市中院在全省率先在减刑、假释案件中使用陪审员,均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回顾我近五年的陪审工作,每次庭审都是一堂法治教育课。通过参与庭审,不仅提高了自身素质,还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既然被叫作人民陪审员,只有用心用情去做好这份事业,才能对得起‘人民’这两个字。”全省优秀人民陪审员李卫荣积极参与庭审,履行了陪审员的光荣职责。全市607名人民陪审员,以“无袍之身”,尽有为之责,在陪审岗位上履职尽责、发挥作用。2023年11月以来,全市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案件949件,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647件,参与诉前调解案件768件,参与调解案件413件、调查取证74次,服判息诉率达到95%以上,促进司法公信力和满意度的提升。
  编辑/李程(lcpup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