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周庄一起疼
2025年01月10日
字数:1151
□ 文/周文治
我的故乡是秦岭深处一个叫周庄的小山村。如今这里,妹妹的家成了我的家。给祖先和父母上坟,去看妹妹成了我回家的唯一理由。
——题记
(一)
在我们周庄,与小妹一样以从事农耕生产为主的乡亲仅
有四五户人家了。
其实我懂,她是一直不甘心过那种日子。当年如果继续上学,也许能考上中专,能走出庄子。这一点,也成了我和二哥心中永远的疼。当年我和二哥一年考上学,二哥考上了大学,我上的是中专。曾是安家河一带的轰动新闻。但却因此让
小妹永远失去了读书的机会。
我是后来才弄清原因,小妹如要继续读初中,就必须要住宿,至少得一床被子。家里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她才无奈告别了读书生涯。那年她才
14岁,就早早地步入社会。
我知道父母的难处,当时我和二哥都在县中上学,我在初中,二哥在高中。每到新学期报名时间,父母熬煎得整夜无法入眠。要筹集我们两个报名费、学杂费和书费外,还要交伙食费。这全靠父亲背木料到50里外的川道,卖了拿到钱才能保证我们按时上学。我和二哥一般周末都要回家背馍,周五四点放学,就开始一路奔跑。从冠山沟口插斜坡,到碾子坪、上刘家山,翻麻山、下七里荫,天黑前赶到庵底公社驻地,到周庄还有三里,摸黑也能找到家。如果我们没回来,父亲就要给我们送。一趟来回近乎百里,都是用脚一步一步走。
我和二哥考上学那年,父母要给我们同时置办两床新被褥。离开家的时候,父亲是在公社信用社贷了15元,才给我们兄弟两个做了一件白衬衫,不使我们进城了太寒酸。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顾不上妹妹了。
妹妹失学后,不屈服命运的安排,和庄子里几个女娃参加了一个裁剪培训班。尽管她学的很用心,也掌握了裁布、缝纫、机绣等技术,但要购置一台缝纫机,在当时的情况下,却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那段日子,妹妹除了帮助父母料理家务外,还要充作父母干农活的帮工。上坡放牛,下河拔猪草,更是她的主业。 小小年纪,便过早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在我们毕业的前一年,妹妹年仅17岁,父母就答应就替她答应了一门亲事。暑假里的一天,媒人来我家提亲,我们哥俩坚决不同意。我们还计划说参加工作了,想办法来补救妹妹失学的缺憾呢!
但妹妹似乎认命了,和父母是一致意见,默许嫁给同住一个庄子里我现在的妹夫。其实有一个现实理由,就是同意这门亲事,妹妹就完全可以实现她做裁缝师的梦想。男方同意将这些家当全部置齐,保证让她过一种不在泥土里滚打的生活。
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妹妹却要结婚了,我托人帮忙,在百货公司买了一台优惠价的锁边机,是和大哥搭坐别人的拖拉机才运回庄子的。按说缝纫机、锁边机和熨烫设备全部齐全,凭来料加工,算是一个好营生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人口有限,在起初忙乎了一年后,活却是越来越少了。那些设备最终成了摆设,也成为妹妹人生中一个伤心的见证物。
(二)
妹妹的两个孩子稍微大些了,因为在村里没有好营生,便在县城租了房
我的故乡是秦岭深处一个叫周庄的小山村。如今这里,妹妹的家成了我的家。给祖先和父母上坟,去看妹妹成了我回家的唯一理由。
——题记
(一)
在我们周庄,与小妹一样以从事农耕生产为主的乡亲仅
有四五户人家了。
其实我懂,她是一直不甘心过那种日子。当年如果继续上学,也许能考上中专,能走出庄子。这一点,也成了我和二哥心中永远的疼。当年我和二哥一年考上学,二哥考上了大学,我上的是中专。曾是安家河一带的轰动新闻。但却因此让
小妹永远失去了读书的机会。
我是后来才弄清原因,小妹如要继续读初中,就必须要住宿,至少得一床被子。家里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她才无奈告别了读书生涯。那年她才
14岁,就早早地步入社会。
我知道父母的难处,当时我和二哥都在县中上学,我在初中,二哥在高中。每到新学期报名时间,父母熬煎得整夜无法入眠。要筹集我们两个报名费、学杂费和书费外,还要交伙食费。这全靠父亲背木料到50里外的川道,卖了拿到钱才能保证我们按时上学。我和二哥一般周末都要回家背馍,周五四点放学,就开始一路奔跑。从冠山沟口插斜坡,到碾子坪、上刘家山,翻麻山、下七里荫,天黑前赶到庵底公社驻地,到周庄还有三里,摸黑也能找到家。如果我们没回来,父亲就要给我们送。一趟来回近乎百里,都是用脚一步一步走。
我和二哥考上学那年,父母要给我们同时置办两床新被褥。离开家的时候,父亲是在公社信用社贷了15元,才给我们兄弟两个做了一件白衬衫,不使我们进城了太寒酸。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顾不上妹妹了。
妹妹失学后,不屈服命运的安排,和庄子里几个女娃参加了一个裁剪培训班。尽管她学的很用心,也掌握了裁布、缝纫、机绣等技术,但要购置一台缝纫机,在当时的情况下,却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那段日子,妹妹除了帮助父母料理家务外,还要充作父母干农活的帮工。上坡放牛,下河拔猪草,更是她的主业。 小小年纪,便过早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在我们毕业的前一年,妹妹年仅17岁,父母就答应就替她答应了一门亲事。暑假里的一天,媒人来我家提亲,我们哥俩坚决不同意。我们还计划说参加工作了,想办法来补救妹妹失学的缺憾呢!
但妹妹似乎认命了,和父母是一致意见,默许嫁给同住一个庄子里我现在的妹夫。其实有一个现实理由,就是同意这门亲事,妹妹就完全可以实现她做裁缝师的梦想。男方同意将这些家当全部置齐,保证让她过一种不在泥土里滚打的生活。
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妹妹却要结婚了,我托人帮忙,在百货公司买了一台优惠价的锁边机,是和大哥搭坐别人的拖拉机才运回庄子的。按说缝纫机、锁边机和熨烫设备全部齐全,凭来料加工,算是一个好营生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人口有限,在起初忙乎了一年后,活却是越来越少了。那些设备最终成了摆设,也成为妹妹人生中一个伤心的见证物。
(二)
妹妹的两个孩子稍微大些了,因为在村里没有好营生,便在县城租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