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资源循环利用的经验
2025年01月10日
字数:1517

节。日本北九州经验较为典型,作为日本首个生态城,北九州依托产业共生和废物资源化的理念,实现了从重污染工业城市向环保示范城市的转型。北九州生态工业园通过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与废物交换,实现废物最小化。比如,将钢铁废渣提供给水泥厂做原料,废热则用于居民能源供应。在废物资源化方面,家电回收中心拆解、分类再利用电器,将塑料、金属等重新投产,制成新产品。北九州的案例表明,循环经济不仅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还可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驱动力。欧洲在废物回收的同时,开发先进技术用于处理和资源再生,提升了回收效率并推动再生材料市场发展。美国在资源回收技术研发上投入较大,尤其在电子垃圾回收领域。美国一些企业通过先进的化学处理和物理分离技术,能高效提取电子垃圾中的贵金属如金、银、铂等,同时分离出铜、铝、塑料等其他有用材料。据研究,美国部分电子垃圾回收企业的回收率已超过70%,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
多要素协同发力的全球经验启示
政策法规在资源循环利用中起着关键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能够清晰地界定政府、企业和公众各自的责任与义务,为资源循环利用的各个环节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确保各方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并引导循环资源利用的发展方向。比如,通过立法确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使生产者对其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负责,督促制造商承担产品回收、处理及再生的相关费用,是推动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手段。同时,合理的激励机制,也促进了各方的积极参与。比如,采用补贴、税收减免、绿色信贷等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资源循环利用。
高效的回收体系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基础。这一系统通常包括科学的废物分类制度、完善的回收基础设施和畅通的回收渠道等多个方面。合理的分类制度使得家庭和企业能够有效分离可回收材料和其他废物,有助于简化后续处理流程,进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先进的回收设施和技术,则是确保回收过程高效且环保的核心要素。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科技管理回收流程,已经成为提高回收效率的有效手段。例如,智能化的垃圾分类APP可以增强公众参与度,实时的数据监控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此外,通过建立高效的物流网络,确保回收物资快速、准确地送达处理中心,也是提高回收效率不可或缺的一环。
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是资源循环利用的动力。循环经济产业通过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不仅减少了对原生资源的依赖,还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模式下的产业活动自设计阶段便融入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考量,力求在生产、使用乃至废弃的每个阶段,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政策优惠、资金支持等方式,激励企业投入到循环经济产业,推动产业间协同合作,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链条。例如,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将不同产业的企业聚集在一起,通过资源共享和循环利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衔接。这不仅有效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持续的技术创新是资源循环利用的支柱。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回收技术的不断革新,直接决定了资源循环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从提高废弃物的分类精度到优化回收工艺,技术创新始终是推动这一领域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为此,政府需要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创新,培养和吸引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同时积极引进和应用最新的技术成果,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此外,政府可以通过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技术推广,从而有效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这种协同创新机制不仅有助于加速技术进步,还能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编辑/燕子(hchwyx7810@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