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引领新时代黄河水资源治理
2025年01月10日
字数:1094

□文/刘东皓
习近平治水思路不仅在中国水资源管理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同时也为全球水资源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策略。
在全球背景下,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愈发显著,它不仅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还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面对人口增长与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有效管理和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治水思路科学地回应了节水、治水、管水、兴水等方面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明确了新时代中国治水工作的战略定位、基本原则、指导方针及政策措施,为解决水资源管理挑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
习近平治水思路的核心内容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是习近平治水论述的核心内容,是习近平关于治水重要论述贯穿始终的思路主线。科学回答如何处理水资源增量与存量、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治水要素之间、政府与市场之间等重大关系问题,赋予新时代治水和水资源管理新的内涵。
节水优先。“节水优先”明确治水基本方针和水资源管理首要任务,是习近平治水论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突出生产要素的边界制约、控制、约束作用,凸显水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刚性约束的极端重要性。明确要求把节水作为根本出路,贯穿于水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广泛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以及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形成全社会节水的良好风尚和自觉行动。节水优先成为我国应对水资源短缺现实需求的关键策略,不仅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
空间均衡。“空间均衡”作为治水基本原则,旨在通过科学配置水资源,实现不同区域间的合理分配,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并保护生态环境。鉴于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时空分布差异显著,“空间均衡”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实践中,通过研判水资源分布特性及供求关系,科学规划工程规模与布局,加快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如黄河流域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及南水北调工程的成功实施,均显示了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跨流域协调发展的可行性。此外,构建“水安全命运共同体”,促进水资源合作,共同应对短缺与污染挑战。最终,“空间均衡”的实现需政府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并需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区域协调发展。
系统治理。“系统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其核心在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调从生态系统全局出发谋划治水工作。水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因此,在治水过程中,应认识到山水林田湖草沙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确立水在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它强调治水工作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