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国之大者”的“关键小事”
2025年01月10日
字数:929
形成全过程完整链条和治理体系
田文平说:建议将修改《陕西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与《陕西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草案)》协调起来,一并考虑,避免造成立法不一致。
杨宗科说:在第五章分类收集、运输与处理中增加“监督监管方式”。第六章资源化利用中增加一些细化举措:支持鼓励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入市场机制或者引入一些利益机制,便于回收利用;对于已填埋的大型生活垃圾场要进行无害化再处理。
唐于平说:建议重视以下问题:相关部门对于垃圾分类是否做好准备。垃圾分类核心是小区,如何约束的问题。垃圾分类要有试点,需要循序渐进。
钟宝申(列席代表)说: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条例应统筹规划全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设施布局,细化各环节管理,形成全过程完整链条和治理体系。开展教育引导,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宣传教育,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发挥志愿者作用,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因地制宜推广,加快设施建设。加快景区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打造示范样板,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文明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氛围
戴毅力说:第八条,提高群众对垃圾分类的参与度,如增加积分兑换现金奖励、赠送垃圾袋等形式,提升公众垃圾分类的意识、促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等内容。第三章,增加对加强果蔬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的管理,推行净菜上市,避免过度包装,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等内容。第三十三条,增加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的选址相关规定。在第五章增加对垃圾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以及垃圾填埋场可能会产生的渗滤液的相关规定。
汪文展说: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主要有三方面问题:前端有分类,后端分类处理不够。垃圾分类标准的宣传和执行不足。小区垃圾投放设施不足,造成群众投放不方便。总之,垃圾分类推动落实工作有难度,在条例出台后需要结合实际持续跟进优化。
杨记明说:从第四条开始,“居民委员会”的表述统一为“社区居民委员会”或简称为“村、社区”;第五条明确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和省上对应,前后保持一致;第六条将“机关、事业单位”改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单设一章,进行完整、系统表述,增强法规的实操性。
编辑/燕子(hchwyx7810@sina.com)
田文平说:建议将修改《陕西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与《陕西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草案)》协调起来,一并考虑,避免造成立法不一致。
杨宗科说:在第五章分类收集、运输与处理中增加“监督监管方式”。第六章资源化利用中增加一些细化举措:支持鼓励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入市场机制或者引入一些利益机制,便于回收利用;对于已填埋的大型生活垃圾场要进行无害化再处理。
唐于平说:建议重视以下问题:相关部门对于垃圾分类是否做好准备。垃圾分类核心是小区,如何约束的问题。垃圾分类要有试点,需要循序渐进。
钟宝申(列席代表)说: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条例应统筹规划全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设施布局,细化各环节管理,形成全过程完整链条和治理体系。开展教育引导,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宣传教育,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发挥志愿者作用,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因地制宜推广,加快设施建设。加快景区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打造示范样板,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文明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氛围
戴毅力说:第八条,提高群众对垃圾分类的参与度,如增加积分兑换现金奖励、赠送垃圾袋等形式,提升公众垃圾分类的意识、促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等内容。第三章,增加对加强果蔬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的管理,推行净菜上市,避免过度包装,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等内容。第三十三条,增加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的选址相关规定。在第五章增加对垃圾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以及垃圾填埋场可能会产生的渗滤液的相关规定。
汪文展说: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主要有三方面问题:前端有分类,后端分类处理不够。垃圾分类标准的宣传和执行不足。小区垃圾投放设施不足,造成群众投放不方便。总之,垃圾分类推动落实工作有难度,在条例出台后需要结合实际持续跟进优化。
杨记明说:从第四条开始,“居民委员会”的表述统一为“社区居民委员会”或简称为“村、社区”;第五条明确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和省上对应,前后保持一致;第六条将“机关、事业单位”改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单设一章,进行完整、系统表述,增强法规的实操性。
编辑/燕子(hchwyx7810@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