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样板”

2025年01月10日 字数:1895
量,利用村民议事会、代表议事会、院坝会、“民情恳谈日”等载体,规范议题收集、酝酿讨论、会议组织、表决通过、结果公开等流程,把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建设、集体经济资金分配使用等重要事项以及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基层治理、民生改善等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协商内容,让群众畅所欲言,寻找最大公约数,推动基层决策贴近民意、群众利益得到协调、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拓展服务群众平台,健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机制。建立群众意见建议“收集、转办、处理、反馈、评价”闭环处理机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实打实解决群众困难。探索民生“微实事”立办制,推动群众反映的基础设施、医疗保健、交通出行、环境改善、便民服务等民生“微实事”得到落实和解决。开展“局长·代表面对面活动”,积极为群众解答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形成共识、凝聚合力、促进发展。开展“两官两警”进家站活动,组织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司法干警进代表联络站开展接待群众、法治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努力形成“1+4﹥5”的聚合效应。
  拓展监督助力平台,健全联动履职、建功兴业机制。坚持县镇人大联动、各级人大代表联动,积极组织代表参与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询问、评议评价等活动,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民履职、为民服务。持续开展“履职建功三个年·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推动代表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民生保障、民风建设、村务管理等工作中办实事、解难题。推行代表接待日“工单派活”工作机制,让代表带着任务进站履职,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拓展民主传播平台,健全宣传展示、学习交流机制。依托实践点大力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有计划地组织人大代表和群众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法律等知识,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深入民心;积极组织开展中小学生研学和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深刻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魅力和优势。加强代表履职风采、人大故事、民主故事的宣传,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身边。
  初步成效
  在推进实践点建设中,既注重平台载体、制度机制的统筹谋划和指导,更侧重发挥一线智慧,因地制宜、因点施策。各实践点守正创新、各显其能,探索了一批“接地气、小而精、真管用”的实践形式,推动了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五个环节贯通落实,更加充分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五大民主权力,激发了人民建设美好石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促进了科学民主决策。在村级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建设,旨在通过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完善服务保障,积极调动基层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引导群众广泛参与村级重大事项协商和决策以及民生实事、公共事务管理等工作中来,确保在决策、管理、监督每个环节都能听到群众的声音。如,2023年两河镇中心村实践点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贯穿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全过程,充分引导和调动广大群众支持参与园区建设,为园区建设建言献策并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从中心村中药材项目引进到产业选择,从土地流转到收益分配,中心村先后召开村民大会3次,村民代表会15次,院坝会20余次,入户走访100余人次。群众的广泛参与,在其民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的同时,极大地保证了村集体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坚持把党领导下的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村域治理与人民当家作主、依法自治有机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如,2023年,按照国家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要求,中池镇城镇社区120亩苗木花卉基地需要“退苗还田”,但由于涉及多名农户的利益,社区居委会在开展工作时推进极为困难。中池镇人大组织社区联络站人大代表、社区干部走访群众,召开院坝会,深入宣传国家耕地保护政策,积极开展充分讨论和协商沟通,广泛听取大家意见,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最终达成了一致,120亩苗木花卉全部移栽,恢复水田耕种。去年水稻丰收,为群众和村集体经济各带来收益10万余元。
  激发了代表履职活力。依托代表联络站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为各级代表联系群众、依法履职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平台和载体。在实践点建设工作中,围绕代表履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引领各级代表立足服务大局,带头干事创业,带头建言献策,带头弘扬正气,人大代表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不断提高,增强了人大代表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实现了“要我履职”到“我要履职”的转变,激发了代表的履职热情,在全社会营造了更加尊重代表、信任代表、支持代表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石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编辑/李卫锋(lwf2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