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扛起全面深化改革人大担当
2025年01月10日
字数:1629
和逐步完善,使广大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围绕发挥代表作用推进创新,做全面深化改革的积极参与者
尊重代表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代表履职的能力和水平,是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关键。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完善代表工作机制,创新做好代表工作,引导人大代表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深化改革上来,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
加强阵地建设,夯实载体平台,让代表工作“活”起来。始终把代表履职平台创新作为人大工作创新的基础,坚持代表履职需求导向,健全完善代表之家、基层代表联络站、代表履职网络平台,真正做到“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建什么”,让各级人大代表有“家”可归、有“站”可立、有“网”可用,确保代表履职有舞台,作为有展示;坚持数字赋能,加快推进数字人大平台建设,促进数字技术与人大履职深度融合。
丰富代表活动,注重活动实效,让代表工作“优”起来。积极发挥履职平台作用,坚持把代表活动作为闭会期间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履行职务、助推中心工作的重要手段,以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为目标,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等专项活动,完善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制度,探索代表进网格、履职在基层等活动,增强活动吸引力,激发代表工作活力,提升代表工作质量。
积极探索实践,狠抓建议督办,让代表工作“实”起来。改进代表建议交办机制,以“精准交”推动“高效办”,以“接着督”促进“接着办”;建立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各工作机构对口督办代表建议工作机制,邀请代表参与建议办理督办调研,开展代表建议办理结果“回头看”和满意度测评,推动代表建议办理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和效果,进一步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破除传统观念束缚推进创新,做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懈奋斗者
观念创新是人大工作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础,没有思想观念的创新,就不可能有创新的思路和发展的举措。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牢牢把握守正创新的时代要求,破除传统思想观念束缚,积极探索实践、大胆创新作为,推进人大工作实践不断创新发展。
摒弃“人大不创新”的观念。人大工作程序性、法律性很强,但讲程序、讲法律并不等于照本宣科、被动应付,不代表不可创新、无法创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规律,研究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坚持在履职方式选择、程序确定、细节安排、结果运用等方面发掘创新空间、探索创新方式、创造创新经验,推动人大工作在继承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确保人大工作每年都有新亮点、新突破。
摒弃“求稳不求进”的观念。始终坚持“人大处在民主法治建设第一线”的定位,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树立对党的事业和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觉把人大工作摆到党委工作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全力识变应变求变,持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增强与时俱进、敢闯敢试的创新意识,勇于破除与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思维定势和视野局限,始终以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精神状态,全力争当解放思想、创新实践、助推发展的行动标兵,努力在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民生保障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中展现担当作为。
摒弃“务虚不务实”的观念。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行使职权,归根到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固树立“规规矩矩走程序、扎扎实实抓工作、明明白白要效果”的理念,在“化虚为实”上下功夫。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工作,注重发挥人大代表在推动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组织人大代表通过视察调研、执法检查、接待选民、督办代表建议等形式,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敢于动真碰硬强化监督、务监督之实,聚焦决定事项抓好落实、务决定之实,坚持原则做好人事任免、务任免之实,推动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更加务实高效、更好服务地方改革发展。
编辑/李卫锋(lwf263@163.com)
围绕发挥代表作用推进创新,做全面深化改革的积极参与者
尊重代表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代表履职的能力和水平,是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关键。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完善代表工作机制,创新做好代表工作,引导人大代表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深化改革上来,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
加强阵地建设,夯实载体平台,让代表工作“活”起来。始终把代表履职平台创新作为人大工作创新的基础,坚持代表履职需求导向,健全完善代表之家、基层代表联络站、代表履职网络平台,真正做到“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建什么”,让各级人大代表有“家”可归、有“站”可立、有“网”可用,确保代表履职有舞台,作为有展示;坚持数字赋能,加快推进数字人大平台建设,促进数字技术与人大履职深度融合。
丰富代表活动,注重活动实效,让代表工作“优”起来。积极发挥履职平台作用,坚持把代表活动作为闭会期间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履行职务、助推中心工作的重要手段,以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为目标,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等专项活动,完善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制度,探索代表进网格、履职在基层等活动,增强活动吸引力,激发代表工作活力,提升代表工作质量。
积极探索实践,狠抓建议督办,让代表工作“实”起来。改进代表建议交办机制,以“精准交”推动“高效办”,以“接着督”促进“接着办”;建立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各工作机构对口督办代表建议工作机制,邀请代表参与建议办理督办调研,开展代表建议办理结果“回头看”和满意度测评,推动代表建议办理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和效果,进一步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破除传统观念束缚推进创新,做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懈奋斗者
观念创新是人大工作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础,没有思想观念的创新,就不可能有创新的思路和发展的举措。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牢牢把握守正创新的时代要求,破除传统思想观念束缚,积极探索实践、大胆创新作为,推进人大工作实践不断创新发展。
摒弃“人大不创新”的观念。人大工作程序性、法律性很强,但讲程序、讲法律并不等于照本宣科、被动应付,不代表不可创新、无法创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规律,研究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坚持在履职方式选择、程序确定、细节安排、结果运用等方面发掘创新空间、探索创新方式、创造创新经验,推动人大工作在继承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确保人大工作每年都有新亮点、新突破。
摒弃“求稳不求进”的观念。始终坚持“人大处在民主法治建设第一线”的定位,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树立对党的事业和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觉把人大工作摆到党委工作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全力识变应变求变,持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增强与时俱进、敢闯敢试的创新意识,勇于破除与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思维定势和视野局限,始终以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精神状态,全力争当解放思想、创新实践、助推发展的行动标兵,努力在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民生保障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中展现担当作为。
摒弃“务虚不务实”的观念。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行使职权,归根到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固树立“规规矩矩走程序、扎扎实实抓工作、明明白白要效果”的理念,在“化虚为实”上下功夫。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工作,注重发挥人大代表在推动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组织人大代表通过视察调研、执法检查、接待选民、督办代表建议等形式,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敢于动真碰硬强化监督、务监督之实,聚焦决定事项抓好落实、务决定之实,坚持原则做好人事任免、务任免之实,推动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更加务实高效、更好服务地方改革发展。
编辑/李卫锋(lwf2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