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强监督 创新作为增实效

2025年01月10日 字数:1477
月份,启动本届常委会组成以来的首次专题询问,先后围绕“工业项目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城市品质提升”开展专题询问2场,有力推动“三个年”活动深入开展。2024年聚焦“集中精力建设交通枢纽”“文旅商体融合发展”“抓县域经济促乡村振兴”“打造生态之城美丽宝鸡”开展专题询问4场,实现市委确定的“十项重点任务”全覆盖。
  优化审议监督。严格常委会会议请假制度,保证参会率;深化领衔发言制度,每项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3至5名重点发言人,做优“时间提前告知、材料提前送达、需求提前解决”,切实提高审议质量。围绕干部任后监督全覆盖,2023年听取市“一府两院”7名同志的履职报告,2024年报告对象增加到10名。
  灵活执法检查。积极探索听取汇报与联合检查、自查与抽查相结合等方式,强化同题共答,全面推动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比如,围绕秦岭生态保护条例贯彻落实,省市人大联动开展执法检查,促进涉秦岭区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围绕湿地保护法、种子法的贯彻实施,市县人大联动开展执法检查,督促有关部门抓好宣传贯彻落实。
  深化预决算审查。坚持对政府预算实施全口径审查、全过程监管,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监督工作机制,拓展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功能,不断加强对经济、财政、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等审查监督,全力推动预算审查监督改革走深走实。
  强化跟踪督办 监督质效上求实
  宝鸡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将意见建议落实作为监督工作的落脚点,紧盯监督“后续文章”,想办法、出实招,形成监督工作闭环。
  对口督办促整改。实行常委会分管领导领衔、相关工委为主体的督办责任制,定期不定期地组织跟踪检查,了解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使审议意见的办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每年精选20多件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由常委会领导包抓督办,促进办理质量提升。
  定期反馈促落实。对常委会下发的审议意见,要求相关部门将落实情况于60日内书面反馈市人大常委会,对执行不力或落实不好的,要求相关部门重新制定整改措施,确保审议意见得到有效落实,并每年听取“一府两院”关于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年度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持续监督促提升。坚持每年对上年度生态环境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对黄河保护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贯彻落实情况开展视察调研或执法检查,推动难点问题逐步解决,确保人大监督议而有决、决而有行、行而有果。
  加强自身建设 监督能力上求强
  宝鸡市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四个机关”定位要求,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为积极履行法定职责,增强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实效提供坚强保障。
  加强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中央以及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在市委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增设人大专门委员会4个、常委会工作委员会1个,并按照人岗相适原则,及时配齐配强了工作力量。
  规范制度建设。成立工作专班,分步骤修订完善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常委会议事规则、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等规章制度21项,人大监督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出台《宝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代表建议和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的办法》,从制度层面推进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进一步增强了人大监督和检察监督的合力。
  强化能力建设。坚持每次常委会会议前邀请专家学者、权威人士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组织200余名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机关干部赴深圳、厦门等地开展履职培训,外出学习考察。先后服务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省人大常委会以及外地省市人大来宝视察调研、执法检查或学习交流80余次,高质量承办全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联席会,全省人大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座谈交流会,助推全市人大工作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
  编辑/李程(lcpup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