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未成年人成长蓝天

2025年01月10日 字数:1001
  教育。考验期满后,苏州虎丘区(高新区)检察院对3人作出不起诉决定。
  除此之外,还对小斌父母制发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令,会同专门学校为小斌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小斌是经苏州虎丘区(高新区)罪错评估委员会评估后,于2022年12月底被送往专门学校接受教育矫治。据了解,该罪错评估委员会成立于2022年5月30日,由检察院等6家成员单位组成,负责对具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开展规范化评估工作,协同落实分级分类教育矫治措施。苏州虎丘区(高新区)检察院会同公安、教育、妇联等部门出台《未成年人罪错评估和教育矫治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评估和矫治对象是实施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矫治后,小斌的心理、行为和家庭关系都有了很大转变,我们特别欣慰。”办理该案的检察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虽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专门条款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进行干预,但是如何干预的细则并未作明确规定。刑事处罚够不上、专门教育衔接机制还不完善……那些因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难以处理和监管,很容易滑向犯罪的深渊。
  事实上,据了解,多年前,最高检就结合各地探索的有益经验,探索罪错未成年人的临界预防、家庭教育、分级处遇和保护处分制度,其核心就是分级干预。
  近几年,多地纷纷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探索当地特色的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并积极推动机制落实。
  避免罪错少年滑向犯罪深渊
  近些年,一些极其恶性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也曾引发公众质疑“惩罚为辅”原则,但毕竟偶发的未成年人恶性案件只是个例,在惩治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司法机关除了对部分未成年人严重犯罪依法惩戒外,对大多数较轻犯罪依法从宽。办案中充分发挥附条件不起诉的特殊预防和矫治功能,不论怎么处理,都进行精准帮教、教育挽救,最大限度促进涉罪未成年人改过自新、回归社会。
  多年来,司法机关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把精准帮教贯穿办案始终,最大限度挽救罪错未成年人,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多地司法机关探索并开展了对犯罪情节轻微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观护帮教的机制,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和治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不断完善、司法力量的不断加强,未成年人“六大保护”网络持续织密,全社会正在同频共振,为未成年人撑起法治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