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法律监督 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渭城实践

2024年12月10日 字数:1855
 □文/裴阳

  近年来,咸阳市渭城区人民检察院立足新时代法律监督职能定位,突出党建引领在政治业务融合中的强大优势,依法能动履职,以检察之力推进渭城社会治理法治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机关党建才能找准定位。”党的二十大首次专章部署“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首次专门强调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近年来,咸阳市渭城区人民检察院立足新时代法律监督职能定位,突出党建引领在政治业务融合中的强大优势,依法能动履职,以检察之力推进渭城社会治理法治化发展。
  聚焦溯源治理 党建引领检察建议顾大局
  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法律手段,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是预防违法犯罪、防范风险隐患、促进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该院坚持党建引领,加强与相关行政单位沟通协作,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对于履职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不是只做外科手术式的切割,而是标本兼治,通过提出检察建议,积极推动社会治理。
  例如在办理成某恒等人盗窃雨水下水井箅一案时,抽调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党员干警组成专业化办案团队,在严格办案的同时,通过走访相关城市管理和交通运输部门,针对社会治理堵点难点向其制发检察建议,并与被建议单位联合开展窨井盖专项检查、建立涉窨井盖案件联合办案机制,共同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出行安全。该案已入选陕西省检察机关社会治理类典型案例。
  聚焦矛盾化解 党建引领检察服务守初心
  渭城区检察院积极拓宽党建内涵,坚持把“枫桥经验”融入检察履职全过程、各环节,丰富党建载体,通过司法救助、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上门听证等举措持续优化12309检察服务中心功能,在提供检察服务的同时,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促进矛盾纠纷及时化解。
  近年来,通过积极推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入驻区综治中心这一举措,借助综治中心“桥头堡”作用,在综治中心设置检察服务党员示范岗,牢固树立“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的意识,选派政治素质硬、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干警通过固定接访、预约接访、即时接访等模式,及时处理控告、申诉、举报、案件程序性查询、刑事申诉、国家司法救助申请及法律咨询等事项,实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现场答复,靠前解决矛盾隐患。
  聚焦妇女权益党建引领数字赋能求突破
  渭城区检察院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妇女工作,维护妇女合法权益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党建+数字+共治”工作思路,充分挖掘数字检察效能,研发了妇女遭受家庭暴力侵害法律监督模型,在保护妇女权益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该模型的建立、应用、推广坚持党建引领,打通了检察机关与当地其他相关单位平台的数据壁垒,同公安、妇联、社区、法律援助、综治中心等实现数据共享,更好地进行家庭暴力事件的数据归集与研判。模型在渭城区试点以来,通过模型比对规则,挖掘数据池中的有效信息,碰撞筛选出重点线索120余条,已经办理支持起诉、公益诉讼、司法救助等各类监督案件32件;在涉妇女权益保障领域向有关单位推送涉家暴、救助、追索劳动报酬等线索48条。
   聚焦未成年人 党建引领“渭城朝雨”创品牌
  渭城区检察院积极发挥党员干警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创建了“渭城朝雨”未检品牌,不断深化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共治,推进未成年人全面司法保护。
  引导党员干警带头做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者,把党建中迸发的政治担当,转化为司法为民的动力。支部推选出了25名优秀党员检察官和检察官助理担任辖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引导党员干警带头做未成年人的司法关爱者,做好对未成年被害人司法救助、法律援助、社会帮助。引导党员干警带头做青少年教育基地的讲解员,依托本院“青少年教育基地”开展智慧普法宣传,由青年党员干警担任解说员,将法律知识融于妙趣横生的情境之中。
  聚焦法治需求 党建引领普法宣传润民心
  渭城区检察院坚持党建引领普法强基工作,将新媒体普法作为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的重要手段,推行“党建+互联网+新媒体+普法”新模式,着力提升普法的精准度、针对性和实效性。
  将新媒体普法成效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重要内容,通过建立审核发布机制、创作激励机制、政治生活联合机制等多项党建保障机制赋能新媒体普法。构建了以“渭城检察”微信公众号为引领,微博、今日头条等为主体的普法新媒体矩阵,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知识产权宣传周、环境保护日、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采用微视频、微电影、漫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法律知识,多部作品被“学习强国”、陕西政法、陕西检察等官方平台采用推广。
  编辑/李程(lcpup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