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镇人大监督更细更实

2024年12月10日 字数:1592
    宁陕县人大代表马莉、江口回族镇人大代表汪洪庆现场督导视察江口集镇道路“白改黑”项目建设。

现场视察、调研等方式,将代表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及时向负责该项工作的镇政府分管同志、项目负责人反馈。对特别突出的问题第一时间向镇党委汇报,重点督办供地、资金、质量等问题,全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尽早完成。
  今年9月,群众期盼的七里村卫生室正式投入使用。“这下好了,附近群众有个头痛脑热再也不用跑远路了!”村支书何达斌激动地说。
  为落实好“三清单”监督任务,各镇人大主席团按照“一督到底、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动态跟踪、牵头督办、会商解决相结合,积极发挥代表作用,确保监督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根据“三清单”监督事项范围和实施区域,以代表联络站和代表活动小组为平台,成立监督小组,通过“巡回式”视察调研、“拉网式”明察暗访、“问卷式”走访座谈,构建全流程监督工作链,开展一对一、点对点常态化监督,并及时向镇人大主席团反馈情况。镇人大主席团牵头梳理汇总,形成督办单提交镇政府整改。同时,确定1-2名人大代表作为义务监督员,负责督办事项的日常监督,每月将进展情况反馈镇政府并对外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对影响面广、群众关注度高、办理难度大等事项,由镇人大主席出面会商镇政府分管领导及相关承办站所,点对点、面对面进行“会商”解决。并有效利用代表联络站定期活动日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站所对“三清单”所列事项落实情况的汇报,与代表们一同商量办理中的堵点、难点。
  目前,全县建成镇级代表联络站10个,村级代表联络站34个,夯实了镇人大开展监督工作的基础。2024年,各镇人大主席团共组织693名县镇人大代表开展各类监督活动521次,推动政府承诺事项完成107项,办结代表建议399件,完成票决民生实事项目166件,其中157个项目投入运营。
  民主“评议”群众满意检验成果
  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宁陕县人大常委会将监督实效作为提升群众满意度、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落脚点。
  “江口集镇道路年久失修,晴天灰尘漫天,雨天泥泞难行,希望镇上筹措资金进行维修……”江口回族镇人大主席团将群众反映的诉求纳入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清单,镇政府利用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争取专项资金1200万,通过2个月的时间使得集镇道路“旧颜”换“新颜”,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
  在10月初举行的江口回族镇人大主席团“三清单”完成情况民主评议会上,听取了镇政府“三清单”工作实施情况报告,其中集镇道路改造提升项目获得人大代表的一致好评,民主测评满意度达到100%。
  为了高质量召开好民主测评会议,各镇人大主席团积极组织代表深入项目工地、企业工厂、农户家中走访调研,围绕监督“三清单”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听实情、听问题、听建议,将整改建议直接提交镇党政领导,梳理分类后及时将第一手信息再次交办给镇政府及相关站所,力求监督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同时,各镇人大主席团每年第三季度听取镇政府“三清单”工作实施情况报告,现场采用“评议+测评”的工作方式,增加满意度测评和座谈评议环节,现场测试,当面评议,切实做到以“测”评价工作做得好不好,以“议”提出代表对策建议,达到民主评议的预期目标和效果。通过听取专项报告提出审议意见,进一步推动了镇政府工作落实,增强了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另外,将测评结果纳入镇对站所年度工作考核重要指标,对承办责任领导,将其作为该责任人评优树模、职级晋升的重要参考。
  如今,随着一项项监督清单任务被相继完成,教育、医疗、交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改善等重要民生领域明显改善,群众心中的“美好愿景”已经变成“幸福实景”。
  “清单制监督让每一项监督内容都直奔主题,清晰的责任链条和严密的操作流程,促进了镇级人大监督工作具体化、规范化,让代表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发挥桥梁作用,汇聚起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最终实现‘小清单’蕴藏‘大民主’的监督效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爱军表示。
  编辑/李程(lcpup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