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出监督力量 答出践行承诺

——丹凤县人大常委会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工作侧记

2024年12月10日 字数:1490
    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会场

  □文/吴宏涛

  丹凤县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对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这是丹凤县人大常委会深化拓展全省“三个年”活动部署的实际行动,是全面深化改革破解经济发展难题的有力抓手,也是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监督权的一次生动实践。

  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也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近日,丹凤县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对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这是丹凤县人大常委会深化拓展全省“三个年”活动部署的实际行动,是全面深化改革破解经济发展难题的有力抓手,也是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监督权的一次生动实践。
   深度调研 功夫下到询问前
  专题询问是监督法规定的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方式之一,是审议专项报告的延伸和深化。丹凤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群众和企业关切,把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列为今年的监督重点。先后组织常委会委员和代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学习《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增强对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视察调研的针对性。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为了解企业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县人大常委会对全县营商环境做了广泛深入的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规上企业、民营企业、工业企业等重点产业链企业,通过现场察看、听取汇报、走访座谈、征求意见等方式,了解全县重大建设项目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和节能降耗情况,为开展营商环境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为摸清营商环境各领域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促进投资兴业、经济发展,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分别带队,利用两个多月时间,对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财政预算执行、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情况分组调研。调研组秉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以视察调研推动政府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调研共发现问题22个,提出意见建议22条。
  利用丹凤高新区专业人大代表联络站企业代表多的优势,开展“人大代表·局长面对面”活动。8名人大代表结合调研发现的问题,围绕企业融资难、企业用工难和涉农企业扶持政策等问题进行了面对面提问。为进一步收集全县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丹凤县人大常委会面向广大市场主体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情况问卷调查,推动改革政策落地落实,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精准发问 询问问到关键处
  “近年来,省市出台了一系列助企纾困解难的政策措施,调研发现市场主体对助企纾困政策的理解、掌握和享受还不够全面,请问形成‘上热下凉’的原因是什么?我县今年在贯彻落实中省市营商环境政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如何进一步采取措施扎实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确保上级政策精准实施、有效落实?”市五届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潘太生向县发改局提问……“调研中发现群众对交通秩序维护方面还不够满意。请问公安局在维护城市交通秩序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如何改进并协同相关部门营造文明的执法环境?”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刘水平向县公安局提问……“请问在‘一照通办’‘一证通办’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第十九届人大代表张丹宏向行政审批局提问……“请问在建好‘陕企通’平台、服务企业和支持保障项目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在落实各项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第十九届县人大代表陈坤向科技与经贸局提问……
  “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在准入、运行、退出等全生命周期中面临的竞争、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