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咸阳实践发展综述

2024年12月10日 字数:1615
  □文\张敏剑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也是咸阳市人民代表大会成立40周年。40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40年履职尽责,春华秋实。进入新时代,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咸阳市九届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高质量推进地方立法,强化人大监督质效,高效能聚合代表力量,不断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效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这里结出累累硕果、焕发蓬勃生机。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也是咸阳市人民代表大会成立40周年。在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时代篇章中,在中共咸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咸阳建立和发展的不平凡历程,镌刻着全过程人民民主扎根咸阳大地的光辉足迹。
  1984年5月25日至28日,咸阳在撤地设市过程中,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咸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掀开了咸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的崭新一页。
  40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40年履职尽责,春华秋实。进入新时代,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咸阳市九届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高质量推进地方立法,强化人大监督质效,高效能聚合代表力量,不断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效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这里结出累累硕果、焕发蓬勃生机。
  党旗引领指航向
  咸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中共咸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定位,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一时间研究安排、第一时间贯彻落实,人大重要会议、重点工作、重大事项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并抓好落实,确保人大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
  坚持创新理论引领。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落实“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举行全市人大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会,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提升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的行动自觉。
  坚持服务中心大局。咸阳市九届人大常委会以来,成立“围绕中心促发展、依法履职开新局”工作专班,围绕加快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城市建设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四项重点工作开展专班监督,对全市稳经济大盘及助企纾困、“三大”百日攻坚行动等工作开展专题调研,牵头完成茯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并及时转化为《咸阳市推进茯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确保人大各项工作与市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立法护航促善治
  咸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积极履行立法职能,不断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9部地方性法规,持续提高立法质量。
  2015年9月30日,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咸阳市人大常委会获得地方立法权。2022年换届以来,市九届人大常委会坚持立法为民,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编制地方立法五年规划(2022—2026年),在企业、学校、农村、社区等设立6个省级和17个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吸纳民智、凝聚共识。
  坚持与改革同步伐。制定出台《咸阳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因地制宜发展咸阳新质生产力;制定出台《咸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擦亮城市文化品牌;制定《咸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用法治力量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制定《咸阳市促进中医药发展若干规定》,推动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
  坚持与人民同频率。制定出台《咸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不断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制定《咸阳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交通安全治理规定》,为筑牢校园周边交通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重大决定促发展
  咸阳市九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以高水平决定体现共同意志、推进科学决策,在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4月27日赵梦桃小组命名日定为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