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民主实践更有“烟火气”
2024年12月10日
字数:2164
议,收集各方民意,并在会上集思广益,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人大代表工作室也充分调动居民积极性,让居民参与解决问题。
今年3月,由退休的司法工作者康军负责的康军调解室成立。目前,康军调解室已成功调解各类纠纷15起。“除了调解纠纷外,我还会将收集到的居民意见建议在人大代表工作室的会议上进行反映,让大家一起讨论。”康军说。
第三人大代表工作室驻室代表高凤琴了解到社区居民对城市烟火气的渴望后,结合职业专长从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出发,协助社区为群众提供社区食堂、家电维修等服务,引进磨剪刀、裁裤边、配钥匙等便民服务平台,并为开设档口的残疾人减免租金。
“韦曲街道现有标准化人大代表工作室6个。街道的各级人大代表中,有基层教师、医护人员,有机关干部、村(社区)‘两委’成员,也有民营经济人士、宗教界人士等,均衡分布在6个人大代表工作室,为人大工作带来不同领域的‘基层声音’。”韦曲街道人大工委干部赵敏介绍。
目前,西安市实现人大代表工作室标准建设和规范活动全覆盖,推动代表工作室持续向全覆盖、规范化、精细化迭代升级。陕西省代表家站建设走过了从强调运行硬件标准化,到强调“建、管、用、评”等功能要件规范化两个阶段,各地家站特色化、品牌化迭代发展,全力解决好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最后一米”的问题。
建设人大代表履职互动站
10月8日,正值苹果丰收时节。铜川市印台区广阳镇三合村村民程发虎再也不为村里的产业路忧心。
“以前的路很窄,农机设备不好走,秋收的时候给我们带来不少麻烦。”程发虎说。
这条道路连通村里10个村民小组、长约70公里。经过广阳镇人大代表、三合村党总支书记姬五喜的多方呼吁沟通,在区上帮扶部门的支持下,如今,这条路已变得平坦宽敞。
广阳镇人大以中心联络站和5个村(社区)联络站为依托,不断推进“家站点”建设,把辖区省、市、区、镇四级人大代表汇聚起来,深入基层一线,聚焦广大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为民解忧。
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代表,活力看代表。铜川市人大着力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运行工作,建成人大代表联络站(包括人大代表之家)176个,将全市2100余名人大代表编入各个联络站,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渭南市澄城县百康集团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一家嵌在农产品电商销售产业链上的企业人大代表联络站,有驻站人大代表12名,共联系服务选民6000余人。
县人大代表、站长和胜军平时会帮群众代销樱桃、苹果、花椒等特色农副产品。今年,和胜军投资建成全县首条樱桃果汁加工生产线,年产果汁650吨,及时解决了樱桃裂果滞销问题,降低了果农损失。
“将人大代表联络站设在企业是为了更好贴近市场,及时向农民传递农产品销售信息。”和胜军说,驻站各级人大代表履职50余人次,共为群众代销价值约3200万元的特色农副产品。
近年来,人大代表家站功能构架不断拓展,各地在开发区、产业链上设立行业或专业人大代表家站,将基层立法联系点、预算和国有资产联系点等与家站功能叠加,使得人民群众参与、表达、监督渠道拓宽,让人大代表家站成为联络站、交流站、互动站。
拓展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线上平台
“我中午12时28分在网上反映,12时30分人大代表米昊已了解情况。第4天早上9时45分,米昊就将现场维修加固的照片上传到平台上。”9月27日,商南县清油河镇清油河社区六组居民王磊说:“代表在云端,群众办事很方便。”
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今年以来,清油河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按照“操作简便、传递快捷、有效监督”的思路,搭建起“云端人大代表联络站”服务平台,探索信息化工作模式,努力打造人大代表高效履职新平台。
“云端人大代表联络站”包含代表亮身份、代表履职、有事找代表、书记会客厅、代表积分制等5个板块。代表注册后,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及时了解掌握本选区群众的诉求,根据群众需求领办实事,并展示履职成效。群众扫码进站后,不仅可以了解人大代表基本情况、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等,还可直接向代表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云端人大代表联络站’上有19名代表,群众有什么事情都可在这里一键申请服务。代表根据实际情况帮群众反映解决问题,群众可以对所办事情进行评价。”清油河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张驰说,联络站为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职,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渠道,促进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
商南县是山区县,群众居住分散,人员外出务工较多,代表联系群众难的问题制约了代表的履职。通过清油河社区的“云端人大代表联络站”,偏远地区的群众和1000余名外出人员注册进站,代表联系群众更方便,群众也能随时随地找到代表。
“‘云端人大代表联络站’拓展了民意表达平台,收集到了更多民情民意,让代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联系群众更加便捷和广泛。”清油河镇人大主席吴贤卿说。目前,清油河社区19名人大代表全部注册进站,已经为居民办理实事45件,服务群众效果明显。
截至9月底,依托村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商南县人大常委会已建成20个“云端人大代表联络站”,推动代表履职模式从“线下”走向“线上”。
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把密切“两个联系”的路径、载体、方法、机制等创新作为重要抓手,将“特色服务品牌”建设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作为主攻方向,运用5G、互联网等科技手段让群众参与更方便、快捷,让代表回应更及时,有效助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陕西实践。
编辑/燕子(hchwyx7810@sina.com)
今年3月,由退休的司法工作者康军负责的康军调解室成立。目前,康军调解室已成功调解各类纠纷15起。“除了调解纠纷外,我还会将收集到的居民意见建议在人大代表工作室的会议上进行反映,让大家一起讨论。”康军说。
第三人大代表工作室驻室代表高凤琴了解到社区居民对城市烟火气的渴望后,结合职业专长从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出发,协助社区为群众提供社区食堂、家电维修等服务,引进磨剪刀、裁裤边、配钥匙等便民服务平台,并为开设档口的残疾人减免租金。
“韦曲街道现有标准化人大代表工作室6个。街道的各级人大代表中,有基层教师、医护人员,有机关干部、村(社区)‘两委’成员,也有民营经济人士、宗教界人士等,均衡分布在6个人大代表工作室,为人大工作带来不同领域的‘基层声音’。”韦曲街道人大工委干部赵敏介绍。
目前,西安市实现人大代表工作室标准建设和规范活动全覆盖,推动代表工作室持续向全覆盖、规范化、精细化迭代升级。陕西省代表家站建设走过了从强调运行硬件标准化,到强调“建、管、用、评”等功能要件规范化两个阶段,各地家站特色化、品牌化迭代发展,全力解决好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最后一米”的问题。
建设人大代表履职互动站
10月8日,正值苹果丰收时节。铜川市印台区广阳镇三合村村民程发虎再也不为村里的产业路忧心。
“以前的路很窄,农机设备不好走,秋收的时候给我们带来不少麻烦。”程发虎说。
这条道路连通村里10个村民小组、长约70公里。经过广阳镇人大代表、三合村党总支书记姬五喜的多方呼吁沟通,在区上帮扶部门的支持下,如今,这条路已变得平坦宽敞。
广阳镇人大以中心联络站和5个村(社区)联络站为依托,不断推进“家站点”建设,把辖区省、市、区、镇四级人大代表汇聚起来,深入基层一线,聚焦广大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为民解忧。
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代表,活力看代表。铜川市人大着力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运行工作,建成人大代表联络站(包括人大代表之家)176个,将全市2100余名人大代表编入各个联络站,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渭南市澄城县百康集团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一家嵌在农产品电商销售产业链上的企业人大代表联络站,有驻站人大代表12名,共联系服务选民6000余人。
县人大代表、站长和胜军平时会帮群众代销樱桃、苹果、花椒等特色农副产品。今年,和胜军投资建成全县首条樱桃果汁加工生产线,年产果汁650吨,及时解决了樱桃裂果滞销问题,降低了果农损失。
“将人大代表联络站设在企业是为了更好贴近市场,及时向农民传递农产品销售信息。”和胜军说,驻站各级人大代表履职50余人次,共为群众代销价值约3200万元的特色农副产品。
近年来,人大代表家站功能构架不断拓展,各地在开发区、产业链上设立行业或专业人大代表家站,将基层立法联系点、预算和国有资产联系点等与家站功能叠加,使得人民群众参与、表达、监督渠道拓宽,让人大代表家站成为联络站、交流站、互动站。
拓展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线上平台
“我中午12时28分在网上反映,12时30分人大代表米昊已了解情况。第4天早上9时45分,米昊就将现场维修加固的照片上传到平台上。”9月27日,商南县清油河镇清油河社区六组居民王磊说:“代表在云端,群众办事很方便。”
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今年以来,清油河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按照“操作简便、传递快捷、有效监督”的思路,搭建起“云端人大代表联络站”服务平台,探索信息化工作模式,努力打造人大代表高效履职新平台。
“云端人大代表联络站”包含代表亮身份、代表履职、有事找代表、书记会客厅、代表积分制等5个板块。代表注册后,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及时了解掌握本选区群众的诉求,根据群众需求领办实事,并展示履职成效。群众扫码进站后,不仅可以了解人大代表基本情况、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等,还可直接向代表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云端人大代表联络站’上有19名代表,群众有什么事情都可在这里一键申请服务。代表根据实际情况帮群众反映解决问题,群众可以对所办事情进行评价。”清油河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张驰说,联络站为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职,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渠道,促进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
商南县是山区县,群众居住分散,人员外出务工较多,代表联系群众难的问题制约了代表的履职。通过清油河社区的“云端人大代表联络站”,偏远地区的群众和1000余名外出人员注册进站,代表联系群众更方便,群众也能随时随地找到代表。
“‘云端人大代表联络站’拓展了民意表达平台,收集到了更多民情民意,让代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联系群众更加便捷和广泛。”清油河镇人大主席吴贤卿说。目前,清油河社区19名人大代表全部注册进站,已经为居民办理实事45件,服务群众效果明显。
截至9月底,依托村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商南县人大常委会已建成20个“云端人大代表联络站”,推动代表履职模式从“线下”走向“线上”。
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把密切“两个联系”的路径、载体、方法、机制等创新作为重要抓手,将“特色服务品牌”建设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作为主攻方向,运用5G、互联网等科技手段让群众参与更方便、快捷,让代表回应更及时,有效助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陕西实践。
编辑/燕子(hchwyx7810@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