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驾员”职业须规范化管理
2024年11月10日
字数:1690
□ 文/康婧轩 郑超
在目前法律对陪驾没有相关规定的情况下,为使陪驾行业摆脱“无主管单位、无统一标准、无准入门槛”的“三无”状态,应当明确陪驾行业的主管部门,建立网上信息公开平台,对陪驾公司和陪驾员的资质信息以及相关处罚信息进行公开;鼓励从业者组建陪驾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推动陪驾行业健康发展。
“我上学期间就考了驾照,但一直没碰过方向盘,现在工作了想开车上下班,所以急需一名‘陪驾员’陪我练车。”这是记者近日在某社交平台看到的一则帖子。在评论区中,不少小公司、个人的“陪驾员”争相评论、回复“应聘”。
记者联系到发帖人,她说:“我咨询了很多‘陪驾员’,也试练了几次,效果不错,但他们都没有资质,也不是教练车,看了一些其他的帖子,还是很怕出问题的。”
对此受访专家认为,在目前法律对陪驾没有相关规定的情况下,为使陪驾行业摆脱“无主管单位、无统一标准、无准入门槛”的“三无”状态,应当明确陪驾行业的主管部门,建立网上信息公开平台,对陪驾公司和陪驾员的资质信息以及相关处罚信息进行公开;鼓励从业者组建陪驾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推动陪驾行业健康发展。
陪驾行业发展无序
在天津市南开区上班的张女士拿到驾照4年有余,可是一直没有上路的经历,由于觉得通勤挤地铁太辛苦便萌生了买车的想法。可这时张女士又发愁自己没有开车经验,当务之急应该是“重新”学车。
“通过同事的介绍,我了解到‘陪驾’这一行业,于是在某平台进行了搜索咨询。”张女士说。
“汽车爱好者,针对刚拿驾照不敢上路的,有驾照多年没开过车的进行陪驾指导服务!有需要滴滴我。”打开帖子的详细介绍后,张女士十分心动,于是立即联系了发帖人,沟通后,张女士以1小时100元的价格下单了5小时的“陪驾”服务。
据张女士描述,他们沟通好练习时间后,当天“陪驾员”开着他的私家车来到了指定地点,他也只是简单询问了张女士的学车时间以及是否有驾驶证,但并没有查看她的驾驶证。
“我以为‘陪驾员’都是驾校的教练,是具有教练资质的,但没想到他只是一个‘汽车爱好者’,兼职‘陪驾员’,不仅如此,我们练习的车是他的私家车,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加装了一个刹车。”张女士说,“据‘陪驾员’描述,这个装置是他决定做兼职‘陪驾’后花400元装的,与正规驾校的教学车配置一致,可随时采取紧急制动。”
上述“陪驾”行为是否合法?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姚金菊认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有在驾驶培训机构学习阶段,驾驶员才可以在没有驾驶证的情况下驾驶机动车,陪驾服务机构不属于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的驾驶培训学校、驾驶培训班,因此,驾驶员在接受陪驾服务时必须具备驾驶资格。为保证驾驶的安全性,尤其是驾驶员驾驶车辆是陪驾机构的车辆时,陪驾教练应当事先检查学员的驾驶证,否则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可能承担过错责任,同时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之规定,还会受到行政处罚。
就“陪驾”车辆私自加装刹车设备的行为,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宏岩律师明确表示,不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刘宏岩介绍,正规驾校训练车辆副驾驶位置的刹车装置是依照专业教练车辆的标准进行安装的,其牢固性和安全性得以保障。相较之下,私家车临时改装的副驾刹车系统,其固定稳定性令人忧虑。根据国家交通行业标准《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资格条件》GB/T30340-2013第九部分的规定,教练车辆须满足严格的技术规范。而私家车擅自加装副刹,不仅在使用过程中潜藏着重大的安全隐患,还可能造成制动系统失灵,进而引发交通事故。
双方权益如何保障
今年7月,天津市和平区的周先生在某平台上“货比三家”后选定了一名收费为30元/小时“陪驾私教”。“上车后,陪练员坐在一边什么也没说,就让我一个人开车。我问他应该怎样增挡、减挡,怎样并线等问题时,陪练员支支吾吾不正面回答。”周先生气愤地说。
据周先生说,他在“货比三家”的过程中就有不少疑虑,几家“陪驾”公司或“陪驾员”的收费相差很多,收费在几十元到几百元/小时不等,且他选择的这名教练还以周先生技术水平欠佳为由,竟要求周先生报名收费高达800元/小时的“强化”课程。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陪驾”行业虽已存在多年,既有在网上接单的个体户,也有驾校公司拓展这一业务,但长期以
在目前法律对陪驾没有相关规定的情况下,为使陪驾行业摆脱“无主管单位、无统一标准、无准入门槛”的“三无”状态,应当明确陪驾行业的主管部门,建立网上信息公开平台,对陪驾公司和陪驾员的资质信息以及相关处罚信息进行公开;鼓励从业者组建陪驾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推动陪驾行业健康发展。
“我上学期间就考了驾照,但一直没碰过方向盘,现在工作了想开车上下班,所以急需一名‘陪驾员’陪我练车。”这是记者近日在某社交平台看到的一则帖子。在评论区中,不少小公司、个人的“陪驾员”争相评论、回复“应聘”。
记者联系到发帖人,她说:“我咨询了很多‘陪驾员’,也试练了几次,效果不错,但他们都没有资质,也不是教练车,看了一些其他的帖子,还是很怕出问题的。”
对此受访专家认为,在目前法律对陪驾没有相关规定的情况下,为使陪驾行业摆脱“无主管单位、无统一标准、无准入门槛”的“三无”状态,应当明确陪驾行业的主管部门,建立网上信息公开平台,对陪驾公司和陪驾员的资质信息以及相关处罚信息进行公开;鼓励从业者组建陪驾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推动陪驾行业健康发展。
陪驾行业发展无序
在天津市南开区上班的张女士拿到驾照4年有余,可是一直没有上路的经历,由于觉得通勤挤地铁太辛苦便萌生了买车的想法。可这时张女士又发愁自己没有开车经验,当务之急应该是“重新”学车。
“通过同事的介绍,我了解到‘陪驾’这一行业,于是在某平台进行了搜索咨询。”张女士说。
“汽车爱好者,针对刚拿驾照不敢上路的,有驾照多年没开过车的进行陪驾指导服务!有需要滴滴我。”打开帖子的详细介绍后,张女士十分心动,于是立即联系了发帖人,沟通后,张女士以1小时100元的价格下单了5小时的“陪驾”服务。
据张女士描述,他们沟通好练习时间后,当天“陪驾员”开着他的私家车来到了指定地点,他也只是简单询问了张女士的学车时间以及是否有驾驶证,但并没有查看她的驾驶证。
“我以为‘陪驾员’都是驾校的教练,是具有教练资质的,但没想到他只是一个‘汽车爱好者’,兼职‘陪驾员’,不仅如此,我们练习的车是他的私家车,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加装了一个刹车。”张女士说,“据‘陪驾员’描述,这个装置是他决定做兼职‘陪驾’后花400元装的,与正规驾校的教学车配置一致,可随时采取紧急制动。”
上述“陪驾”行为是否合法?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姚金菊认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有在驾驶培训机构学习阶段,驾驶员才可以在没有驾驶证的情况下驾驶机动车,陪驾服务机构不属于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的驾驶培训学校、驾驶培训班,因此,驾驶员在接受陪驾服务时必须具备驾驶资格。为保证驾驶的安全性,尤其是驾驶员驾驶车辆是陪驾机构的车辆时,陪驾教练应当事先检查学员的驾驶证,否则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可能承担过错责任,同时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之规定,还会受到行政处罚。
就“陪驾”车辆私自加装刹车设备的行为,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宏岩律师明确表示,不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刘宏岩介绍,正规驾校训练车辆副驾驶位置的刹车装置是依照专业教练车辆的标准进行安装的,其牢固性和安全性得以保障。相较之下,私家车临时改装的副驾刹车系统,其固定稳定性令人忧虑。根据国家交通行业标准《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资格条件》GB/T30340-2013第九部分的规定,教练车辆须满足严格的技术规范。而私家车擅自加装副刹,不仅在使用过程中潜藏着重大的安全隐患,还可能造成制动系统失灵,进而引发交通事故。
双方权益如何保障
今年7月,天津市和平区的周先生在某平台上“货比三家”后选定了一名收费为30元/小时“陪驾私教”。“上车后,陪练员坐在一边什么也没说,就让我一个人开车。我问他应该怎样增挡、减挡,怎样并线等问题时,陪练员支支吾吾不正面回答。”周先生气愤地说。
据周先生说,他在“货比三家”的过程中就有不少疑虑,几家“陪驾”公司或“陪驾员”的收费相差很多,收费在几十元到几百元/小时不等,且他选择的这名教练还以周先生技术水平欠佳为由,竟要求周先生报名收费高达800元/小时的“强化”课程。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陪驾”行业虽已存在多年,既有在网上接单的个体户,也有驾校公司拓展这一业务,但长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