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检察院新时代控告申诉检察职能与队伍建设调查研究
2024年11月10日
字数:1593
□文/张治强
新时代新征程,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优化新时代控告申诉检察职能与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司法改革前后控告申诉检察职能及检察人员都有了较大变化,但是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职责使命没有变。如何优化新时代控告申诉检察职能与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笔者通过实践并对其职能稍作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做好控告申诉工作提供助益。
司法改革前后控告申诉检察职能与队伍建设变化
司法改革前,基层检察院专设控告申诉科(举报中心),主要职能是负责受理举报、控告、申诉,对职务犯罪线索进行初查,办理检察院管辖的刑事申诉案件、国家赔偿案件。控告申诉检察科与举报中心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副科级建制,设政法专项编制2个,地方事业编制2个。
司法改革后,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只设置了四部一室,控告申诉科(举报中心)、刑事执行检察科、案管办业务合并为第三检察部,举报中心转型为12309检察服务中心,其主要负责受理检察院管辖的控告、申诉,承办基层检察院管辖的刑事申诉案件、国家赔偿案件和国家司法救助案件。第三检察部设主任(员额检察官)1名,副主任(检察官助理)2名,聘任制书记员2名。
新时代控告申诉检察职能简要分析
对比司法改革前后控告申诉的具体工作,新时代控告申诉职能呈现以下特点:
职能转型升级以侧重服务。12309检察服务中心的设立,标志着检察院为人民群众开通了一个信访“窗口”,方便群众控告、申诉。
针对主要工作制定具体措施,以严格的规定保障办案质效。群众信访渠道上增添了“12309热线”、视频接访、推行“双进”工作,便捷人民群众线上线下反映情况,并在办理控告申诉案件、信访案件上提出“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领导包案”“带案下访”“公开听证”“释法说理”等措施,力促案结事了。
检察职能得到进一步扩展,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检察机关对贫困户、军人军属、未成年人、残疾人、困难妇女等重点人群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专项工作。开展“涉非公经济案件立案监督专项活动”,设立“涉民营企业案件受理绿色通道”,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开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专项监督活动,促进严格公正规范文明司法。
新时代控告申诉工作中存在问题
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信访事项工作不到位。近几年来,子长市人民检察院每年接待来信来访40多件,大概一半的信访事项是群众反映乡村干部不作为、乱作为、贪污渎职,这些信访人明知管辖机关,他还要将信访材料向各个部门递送,对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信访,检察人员往往就一句话“不是我们的案件”,解释不到位。
刑事申诉案件办理中精细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子长市人民检察院每年就一件或两件刑事申诉案件,办案主要就是审查原案卷,重视对实体证据的审查,对法院裁判中有些但不影响判决的瑕疵也不关注,结果答复文书只罗列证据,释法说理寥寥几笔,申诉人不满意。
检察人员配置少,检察官更少,控告申诉量大业务杂,人少量大矛盾凸显。控告申诉检察业务并入第三检察部后,员额检察官就主任一人承担,日常最多配置一个专职的检察官助理或书记员。再者控告申诉检察岗位非常特殊,需要既能办案又会做群众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人员素质距离新时代控告申诉检察工作要求相差甚远。
做好新时代控告申诉检察工作的建议
检察机关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仅仅在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全体检察人员都应入脑入心,把化解矛盾纠纷贯穿司法办案始终,切实担负起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
规范控告申诉检察业务范围,审慎将新增检察业务纳入控告申诉部门,避免“口袋化”,同时制定控告申诉办案标准,力促基层院办好案,办出高质效案件。
大力培养既能办案又会做群众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配足控告申诉检察人员,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杜绝“控告检察岗位只做检察业务辅助工作”的说法,真正提升控告申诉检察人员工作的成就感。
编辑/李程(lcpupu@126.com)
新时代新征程,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优化新时代控告申诉检察职能与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司法改革前后控告申诉检察职能及检察人员都有了较大变化,但是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职责使命没有变。如何优化新时代控告申诉检察职能与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笔者通过实践并对其职能稍作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做好控告申诉工作提供助益。
司法改革前后控告申诉检察职能与队伍建设变化
司法改革前,基层检察院专设控告申诉科(举报中心),主要职能是负责受理举报、控告、申诉,对职务犯罪线索进行初查,办理检察院管辖的刑事申诉案件、国家赔偿案件。控告申诉检察科与举报中心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副科级建制,设政法专项编制2个,地方事业编制2个。
司法改革后,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只设置了四部一室,控告申诉科(举报中心)、刑事执行检察科、案管办业务合并为第三检察部,举报中心转型为12309检察服务中心,其主要负责受理检察院管辖的控告、申诉,承办基层检察院管辖的刑事申诉案件、国家赔偿案件和国家司法救助案件。第三检察部设主任(员额检察官)1名,副主任(检察官助理)2名,聘任制书记员2名。
新时代控告申诉检察职能简要分析
对比司法改革前后控告申诉的具体工作,新时代控告申诉职能呈现以下特点:
职能转型升级以侧重服务。12309检察服务中心的设立,标志着检察院为人民群众开通了一个信访“窗口”,方便群众控告、申诉。
针对主要工作制定具体措施,以严格的规定保障办案质效。群众信访渠道上增添了“12309热线”、视频接访、推行“双进”工作,便捷人民群众线上线下反映情况,并在办理控告申诉案件、信访案件上提出“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领导包案”“带案下访”“公开听证”“释法说理”等措施,力促案结事了。
检察职能得到进一步扩展,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检察机关对贫困户、军人军属、未成年人、残疾人、困难妇女等重点人群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专项工作。开展“涉非公经济案件立案监督专项活动”,设立“涉民营企业案件受理绿色通道”,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开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专项监督活动,促进严格公正规范文明司法。
新时代控告申诉工作中存在问题
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信访事项工作不到位。近几年来,子长市人民检察院每年接待来信来访40多件,大概一半的信访事项是群众反映乡村干部不作为、乱作为、贪污渎职,这些信访人明知管辖机关,他还要将信访材料向各个部门递送,对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信访,检察人员往往就一句话“不是我们的案件”,解释不到位。
刑事申诉案件办理中精细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子长市人民检察院每年就一件或两件刑事申诉案件,办案主要就是审查原案卷,重视对实体证据的审查,对法院裁判中有些但不影响判决的瑕疵也不关注,结果答复文书只罗列证据,释法说理寥寥几笔,申诉人不满意。
检察人员配置少,检察官更少,控告申诉量大业务杂,人少量大矛盾凸显。控告申诉检察业务并入第三检察部后,员额检察官就主任一人承担,日常最多配置一个专职的检察官助理或书记员。再者控告申诉检察岗位非常特殊,需要既能办案又会做群众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人员素质距离新时代控告申诉检察工作要求相差甚远。
做好新时代控告申诉检察工作的建议
检察机关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仅仅在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全体检察人员都应入脑入心,把化解矛盾纠纷贯穿司法办案始终,切实担负起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
规范控告申诉检察业务范围,审慎将新增检察业务纳入控告申诉部门,避免“口袋化”,同时制定控告申诉办案标准,力促基层院办好案,办出高质效案件。
大力培养既能办案又会做群众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配足控告申诉检察人员,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杜绝“控告检察岗位只做检察业务辅助工作”的说法,真正提升控告申诉检察人员工作的成就感。
编辑/李程(lcpupu@126.com)